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1%以下;加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建立艾滋病防控智慧化多元化监测预警系统……3月5日,记者获悉,安徽省疾控局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1%以下
根据《规划》,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机制,提升防治能力,促进高危行为转变,降低新发感染,减少相关死亡,将全省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到2025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感染者权利义务知晓率达95%以上。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
到2025年和2030年,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均较前5年减少10%以上;到2025年,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比例达95%以上,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在0.2%以下;到2030年持续保持。
到2025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在2%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在0.3%以下;到2030年持续保持。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1%以下。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到2025年达90%以上,2030年达95%以上。到2025年,经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均达95%以上,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
建立艾滋病防控智慧化多元化监测预警系统
《规划》明确,我省将实施“知艾领航·宣教筑基”工程、强化宣传引导,力构思想防线长城,广泛开展大众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重点人群宣教。实施“阻艾攻坚·综合干预”工程,深化重点干预,力降病毒传播风险,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全力消除母婴传播,突出重点人群干预。
实施“检艾无忧·扩大筛查”工程,优化检测服务,力求感染早期发现,进一步完善艾滋病检测网络,加强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加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建立艾滋病防控智慧化多元化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优化全省艾滋病哨点监测,提升监测覆盖面和敏感性。
实施“抗艾暖心·健康守护”工程,细化治疗管理,力保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健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暴露前后预防服务体系,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其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推广咨询、检测、暴露前后预防、诊断、治疗等“一站式”服务。依法保障感染者及其家属合法权益,减少社会歧视。强化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负责制,满足感染者和患者医疗需求,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实施“防艾联动·综合治理”工程,固化部门协作,力聚联防联控合力,严厉打击线上线下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处理涉及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对涉嫌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案件及时依法立案侦查。有效利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防治工作,各市及设立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地区原则上要发展或扶持至少一个合格规范的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