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HIV感染者可以实现将病毒抑制在可检测水平以下。然而,在一些长期接受ART的感染者中,可能会发生病毒载量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对此国内外专家提出了HIV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的概念。
LLV的定义尚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持续处于50-1000拷贝/mL之间的现象称为LLV,美国卫生服务部则将LLV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至50-200拷贝/mL。在最新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中,我国艾滋病治疗专家将连续2次可检测到HIV RNA在50-200拷贝/mL之间定义为低病毒血症。
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聚焦LLV。国外一项研究对近20万HIV感染者的状态进行回顾,发现约16.0%的感染者在接受ART 24周后出现LLV。我国一项研究分析了2002-2018年间2155名HIV病毒学抑制患者的感染状态,其中38.7%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LLV,病毒载量处于200-1000拷贝/mL之间患者占48%。
LLV可能会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我国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约34%的LLV患者出现了治疗失败的情况,当病毒载量持续处于50-1000拷贝/mL之间时,治疗失败的风险增加,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LLV还可能增加耐药和传播的风险,影响感染者的长期临床效果。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向LLV的HIV感染者提供咨询和关注。《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也建议对LLV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并每3个月监测1次HIV RNA病毒载量,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ART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