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网讯 四川省越西县新民中学自从2012年成立州级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学科教学活动渗透禁毒防艾教育策略研究》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结合教学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渗透禁毒防艾知识技能教育,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以学定教”的学科课堂渗透禁毒防艾教育模式——“以校园为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补充”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村社“三位一体”的禁毒教育网络,筑牢了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心”防线。十余年来,在校学生“零吸毒”。
毒品预防教育渗透学科。各学科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语文、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和生物学科教学活动渗透禁毒防艾知识教育。在研究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认真做到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禁毒防艾教育大纲和读本,开展问卷调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渗透内容,合理设计教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禁毒防艾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学生能在掌握本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掌握禁毒防艾的相关知识,形成了知毒防毒、知艾防艾的思想意识。
毒品预防教育渗透社会。新民中学以“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6.1”《禁毒法》颁布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持续组织学生开展禁毒宣传进村社、进单位、进场所、进农村,使禁毒宣传走出校园,引导学生争做禁毒小卫士,通过向辖区群众发放禁毒防艾宣传手册,讲解禁毒防艾知识,形成了“学生群众”双向宣传,以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同时,全面提升了辖区群众禁毒、防毒、拒毒意识。
毒品预防教育渗透家庭。新民中学以禁毒知识讲座、趣味课堂、有奖互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知之而拒之禁毒大课堂”和以“建无毒家庭 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的“亲子互动”禁毒宣传活动。同时,在彝族年、火把节、春节大量外出务工家长返乡之际,通过学生把禁毒防艾知识传播给家庭成员,然后辐射到社会,真正达到了了1名孩子带动1个家庭、1个家庭影响1个村社、一个村社助推全县无毒示范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