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论坛”暨“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信息港”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来自中外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商业企业和新闻传播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传播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指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到中点,然而因为多重危机叠加,全球正在偏离实现目标的轨道。在这个背景下,“重建对发展的信心、找寻可以实现突破的创新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世界亟需搭建有效沟通与对话的桥梁,而这也正是每个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承担责任和发挥影响的关键时刻”。
论坛的公益慈善合作伙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强调:“体贴弱势人口最深切需求、并让成果公平地惠及全球每个人的‘包容性创新’,是确保我们人类整体进步的关键所在,而传播在推动‘包容性创新’中意义重大。无论是客观全面报道问题挑战、引领社会关注与探讨,还是促进理解与共识、助力资源的筹集与有效应用,都离不开有力、有效的传播。”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传播已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驱动力。他呼吁:“只有充分运用各种工具,特别是数字化传播的方式,推动高效、准确且注重结果导向的传播,我们才可能实现有意义的积极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传播负责人Gabby Stern提出,“在动荡和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有效和透明的沟通能够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团结。我们需要确保领导人们理解传播的战略价值,并在决策工作中将传播置于重点考虑之列,更好地应对大流行以及其他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在主旨论坛演讲中,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严文斌、全球基金全球传播负责人Christy Feig、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刘云浩、CGTN副总编刘聪等专家学者,分别就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传播的影响与责任发表见解。在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匡恺主持的圆桌讨论中,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所所长王泺、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郝阳、华大集团董事和副总裁李斌以及财新传媒副主编任波,围绕各自所在领域的实践,就传播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作用进行了讨论。
论坛期间举办了“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信息港”的启动仪式。
据介绍,“信息港”由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搭建与维护,是国内首个促进发展与健康领域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平台。该平台将汇集健康与发展重点领域的各类年度数据、全球流调、重磅研究等权威报告,收录、原创制作和编译国内外的典型传播案例、专业领域报道课程、科普视频和多媒体宣传物料等。“信息港”还将定期撰写和发布《全球健康与发展信息周报》、相关领域重点书评,以及组织专家就热点问题开设讲座,确保对最新前沿问题的覆盖。
此外,本次论坛设有“从健康公平视角讲述科技创新故事”“传播和倡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与合作”两场分论坛,与会代表分别围绕当下前沿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周庆安表示,信息港将致力于为传播的研究者、从业者和实践者提供一站式的优质信息资源。期待联手各界伙伴,针对全球发展与全球健康的实际挑战,从传播学视角探索产学研的创新合作,为应对挑战提供传播领域的战略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