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的意识,减少艾滋病和毒品对社会的危害,7月17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科院情·励志行·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理论宣讲实践队在黔南州惠水县王佑镇农贸市场开展“预防艾滋病 拒绝毒品”知识宣讲活动。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实践团理论宣讲队队员做摆点宣讲前的准备
“鸦片、海洛因、大麻、K粉和摇头丸等是最常见的毒品。”“毒品之所以叫毒品,是因为副作用大、易上瘾、危害大。”“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毒品摧残人类的身体健康,传播各种疾病,诱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宣讲现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理论宣讲实践队通过展出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海报、发放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单、喇叭播报、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向王佑村村民宣讲毒品的类型、艾滋病的传播方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日常生活中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并开设有奖问答活动,为正确回答问题的村民发放纯牛奶,以此引导村民们主动学习禁毒防艾知识。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理论宣讲队队员向村民发放传单
“在学校,老师说过,艾滋病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而患有艾滋病的群体,死亡的病因千奇百怪。”活动现场,高中学生唐榕榕表示,以前只知道艾滋病不可治愈,对身体伤害大,听志愿者姐姐们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艾滋病后,自己对艾滋病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以后一定会保护好自己。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理论宣讲队队员向村民讲解禁毒防艾相关知识
“通过这几天走村入户进行理论宣讲了解到,附近村寨外出务工人员居多,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意识不高,所以我认为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讲很必要。”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理论宣讲队队员焦勇参加完禁毒宣传活动后说道,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不仅要终身远离毒品,还要担当“禁毒宣传员”角色,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多形式向身边的人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帮助更多基层群众树立禁毒拒毒意识。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禁毒防艾知识宣讲工作,实践团成员提前准备了24张手绘海报、85份传单和107份调查问卷,在王佑镇王佑社区设立2个定点理论宣传区,同时对王佑村、昌明村、红星村、平贡村、冷水村等村寨进行了走村入户实地走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