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采取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HIV综合防治措施,艾滋病病例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HIV感染者的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持续达到90%以上。然而,HIV新发感染人数仍不容忽视,每年新发感染均达10万例以上;随着感染人群构成的转变,经性传播在艾滋病传播方式的占比中高达97%。因此,向重点人群进行科学的预防宣教,传播规范的HIV防治知识和预防阻断策略成为HIV防控的重要一环。
在HIV预防的宣教咨询服务中,社区组织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作为接待重点人群检测与日常咨询的的第一道“屏障”,社区工作者在HIV预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强化社区工作者自身对HIV防治的全面认知,助力社区工作者更科学、专业、通俗易懂地为求询者答疑解惑,继去年首部社区组织暴露前预防(PrEP)指导手册问世后,今年4月21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业委员会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推出、吉利德科学提供支持的首部专为社区组织暴露后预防(PEP)服务的防艾“教辅书”——《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社区组织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也正式发布。

国外经验显示,暴露后预防是HIV综合干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者作为防控政策制定者和重点人群之间的桥梁,在宣教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指导手册的发布使得社区组织能更加有效、规范、科学地参与到艾滋病暴露后预防和艾滋病防控工作,为降低我国个体感染风险和有效减少HIV传播带来更多期待。
暴露后72小时是关键,社区已成为暴露后个体咨询重要窗口
暴露后预防被称为有效阻断HIV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在暴露于艾滋病高感染风险之后,在72小时之内进行病毒阻断治疗,通过主动干预降低感染风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辉教授介绍:“但在现阶段,我国暴露后预防策略的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重点人群对暴露后预防的知晓率和规范使用率仍普遍较低,比如有的高危个体根本不知道还有暴露后72小时预防用药,有的即使知道有可预防药物,一旦发生暴露后不知道如何获取PEP服务和药物、还有的开始用药后,吃吃停停,不规范使用PEP药物等情况,这些情况都增加了暴露后的感染风险,需要明确规范的专业指导。”
天津深蓝公益中心杨杰表示,在暴露后预防的宣教咨询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社区工作者是及时提供预防、治疗、关爱和支持的一线力量,他们的专业能力、服务能力和咨询技能决定了是否能为高危个体进行通俗地传递专业知识、科学地答疑解惑、专业地应对复杂案例以及提供指导规范化预防,这也将对于暴露后高危群体及时减少感染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针对社区工作者如何开展PEP宣教、咨询、随访支持等工作的指导有限,我们亟需一本属于自己的“教辅书”强化专业知识,应对实际宣教咨询中的挑战,帮助引导需要暴露后预防的人员及时获取及规范使用PEP药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孙丽君主任强调,预防艾滋病性传播请记住“ABCD原则”,A代表禁欲(Abstinence),应洁身自好,避免和陌生人有性行为;B代表忠诚(Be faithful),对性伴侣专一,不要和婚外或者性伴侣之外人有性行为;C代表安全套(Condom),不了解他人身体健康时,如果有性行为,需要使用安全套;D代表暴露后预防药物(Drug),如果发生了无套性行为,人们有一次吃“后悔药”的机会,请及时咨询当地疾控中心,24小时内,最迟72小时内服用药物,最大限度地阻断艾滋病传播。
首个暴露后72小时“教辅书”出台,将预防知识“武装”到社区
《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社区组织指导手册》详细介绍了PEP对于减少HIV传播的意义、社区组织的关键角色,以及涵盖PEP概念、适用人群以及如何获取和使用PEP的专业知识,此外,手册还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借助典型案例重点讲解了应对方式,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了参考。指导手册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可视化图表和真实案例讨论知识要点和解决方案,致力实现内容科学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元化。
王辉教授强调:“我们早就认识到社区组织的工作对于HIV感染者及高危群体进行规范的预防干预的重要性,如果给他们更多有利的武器,将能更大发挥社区工作者的力量。早在2021 年,我们就曾推出了首部面向社区组织的暴露前预防科普指南《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社区组织指导手册》,在全国的社区组织推广与普及,有力助推了暴露前预防策略的推广。这次发布的针对PEP的指导手册,以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需求为出发点,内容全面丰富,真正聚焦社区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有效地帮助社区工作者开展PEP相关工作,强化暴露后预防方面的专业认知并提高服务能力,助力PEP策略的规范化实施。”
指导手册发布后,计划面向全国30余个省的100余家社区组织开展培训。暴露后预防策略的开展和落实,需要反复实践探索,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期待社会各界积极凝聚在一起,强化政府、部门、社会、个人多方力量,加大防控工作力度,有效发挥社区组织等社会力量的防艾作用,从而遏制艾滋病传播,有助于尽快实现终结HIV流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