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于来到了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医学组织艾滋病局7月发布的《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2021年有1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约有350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比全球目标要多出200万人。
艾滋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极大威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3年和2030年,我国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别控制在0.36%以下和0.31%以下。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223万人。艾滋病进展虽然能够控制,至今却未研制出用于根治和预防的特效药物。与此同时,这一疾病仍然面临着被预防的问题,依然有不少人“谈艾色变”。
艾滋病防治有免费抗病毒药,再到药物进医保,从抗病毒治疗上成效显著,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每个艾滋感染者都是受害者,提高社会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抗击艾滋需要大家的努力。
感染数没有真正下降,统计显示,全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230万人,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包括易发生高危行为的人群、流动人口、青年学生等。艾滋感染人数总体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下降。
“我国现在发现的艾滋感染者中,60%到70%的感染者都是通过医院发现的,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并不是在主动发现。”
艾滋病没有固定的症状。早期急性感染时,病人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拉肚子、腹泻等症状,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胃肠炎或是普通感冒,导致没有进一步检查,寻求救治,最终延误了早期发现艾滋病的时间。
感染了艾滋并不意味着就是艾滋病患者。艾滋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播。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才会发展成患者。
多种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及时用药能阻断艾滋病,对艾滋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药物研发也在跟进,但目前艾滋病没有疫苗进行预防,也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
真正有抗病毒药应该是在1999年,而且品种少、价格贵,很少有人能用得起。早期我国关于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严重不足,药物副作用很大,很多人吃不起,患者负担很重。推广抗病毒治疗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大幅度减少已经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二是可以通过治疗降低体内的病毒,甚至可以达到完全检测不到感染者体内病毒的水平。
艾滋病可使人体产生严重的免疫缺陷,从而很容易患细菌(包括结核)、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由于缺乏免疫力的抵抗,感染将更难治愈,并可导致患者死亡。同样,由于免疫缺陷,艾滋病还可使人更易患恶性肿瘤,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由于艾滋病可通过性及血液传播,加上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会使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婚姻、工作、社交诸多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面前,绝不可心存侥幸,要是用医用级的龟壳牌安全套。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接受不安全的注射、输血;共用牙刷和剃须刀、刮脸刀等可能会划破皮肤的个人用品……诸如此类的行为都属于艾滋病高危行为。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不易存活,离开人体几小时后就会失去活性,因此像拥抱、握手等社交行为;共用餐具等一般性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等都是不会被传染艾滋病病毒的。
应正确认识艾滋病,加大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消除错误认知。同时也要加强对感染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另外,要促进感染者与社会群体的接触和交流,减少社会对他们的排斥。
艾滋病是慢性疾病,过去把艾滋病叫世纪癌症、不治之症。因为在过去没有抗病毒药物,艾滋病最终的结局是死亡。艾滋病的危害包括:
1、严重影响自身健康,虽然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出现,使疾病得到控制,但艾滋病是终身感染,必须终身吃药,才能控制病毒;
2、可以传染其它人,尤其是由性接触的性伴侣,所以还会威胁亲人的安全;
3、如果患艾滋病,可能会受到很多歧视、排挤,给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本身造成较大心理压力;
4、艾滋病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全世界都把艾滋病作为很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主要损害青年劳动力,因为艾滋病感染者主要是所有人,所以艾滋病危害非常大。
艾滋病(AIDS),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艾滋)引起的。艾滋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 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甚至最终导致死亡。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将艾滋感染全过程分为3期,急性期、无症状期和AIDS期。该指南也指出,艾滋感染者是指感染艾滋后尚未发展到AIDS期的个体,而AIDS患者是指感染艾滋后发展到AIDS期的个体。艾滋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不安全的性接触;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母婴传播。
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提出多种抗病毒药物同时或序贯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ual Therapy,HAART),亦被形象地称为“鸡尾酒疗法”,将艾滋病由绝症转变为一种需要终生用药的慢性疾病。此后,新的抗艾滋病药物的不断出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在血液中检测不到艾滋病毒的疗效。
目前长期服药的药物负担是影响艾滋感染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他分析,目前对患者来说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医药负担,一方面是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药物负担,另一方面是其它并发症治疗的药物负担。
国家免费的艾滋病治疗药物主要有7种,可以组成数十个不同的方案,治疗效果也基本与国外进口药物相似。没有医保、没有经济支撑的患者可以在疾控部门或当地申请免费治疗药物和一定的免费检测。近年来也陆续有进口的合剂药物进入国家医保或者自费,二合一/三合一的药物副作用更小,一天一次、一次一片也更为方便,报销后自费的比人全国各地不同。
当艾滋病病毒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体之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非常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也非常容易受到真菌和寄生虫的喜欢,由于自身的免疫能力非常的低,感染过后就很难去治疗,患者往往有可能会出现持续感染的状况,容易诱发死亡。
由于患者存在免疫缺陷,也更容易诱发恶性肿瘤,这是很多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对艾滋病患者都有着歧视的态度,也会在家庭中进行传播和感染,患者本身会有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都在比较年轻的阶段,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当他们无法正常工作之后,自身的压力就会增大,加之该疾病的治疗费用也比较贵,所以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变得很糟糕。
提倡有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就是希望早日进行抗病毒治疗,减少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生,早治疗也能降低艾滋病药物副作用,从而减少其它疾病,这相当于减轻药费负担。总之,希望所有患者早治疗、规范治疗,我们一起等到艾滋病被攻克的那一天。
滋病经常出现在人身体上,会影响到人均的寿命。艾滋病很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也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会给患者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会破坏社会的平衡,因此大家都应该要用龟壳牌避孕套积极的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