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防艾志愿者工作能力,推动社会组织防艾工作深入开展,更好的落实《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联合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艾滋病皮肤性病防治协会、北京牡丹园志愿者协会、折翼天使小组共同举办了“2022年防艾志愿者骨干能力建设第三期培训”。来自社区小组志愿者及相关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北京市石景山区艾滋病皮肤性病防治协会刘大华会长主持了此次培训。

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周红玲秘书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各位志愿者积极参加北京艾协的培训活动,明确自2021年开始,北京艾协调整了防艾培训计划和形式,将培训的端口前移,重点对接社区社会组织防艾志愿者,培训内容以志愿者需求为出发点,达到不断提升防艾工作水平、能力建设的目的;强调自1985年中国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至今,经历了近40年的防艾历程,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对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北京艾协举办培训的目的就是希望志愿者通过培训能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培训首先由石景山区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张国磊科长通过对区域艾滋病疫情分析、哨点检测情况、HIV抗体检测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的定义、病原学、艾滋病病程进展、HIV存在的部位、传染源、传播途径、如何控制艾滋病传播、高危人群、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症状、需要进行检测的人群、去哪里检测HIV、性病与艾滋病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及讲解。

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护师宋晓璟针对2021年新版(艾滋病诊疗指南)中的全病程管理、抗病毒治疗使得艾滋病成为可以控制的慢性传染病、中国艾滋病治疗的难点逐渐变化、中国HIV/AIDS患者全病程管理和优化、HIV/AIDS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涵义、HIV/AIDS的阳性转介、HIV/AIDS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的启动和长期随访、艾滋病的自然病程;艾滋病管理治疗的目标;对防艾志愿者的要求、志愿者的素质;U=U、药物治疗;新冠肺炎对HIV感染者获得医疗服务的影响、对于HIV感染者随访的影响(北美2020-2021)、新冠疫情期间、MSM与临时伴侣的性行为特点变化(以色列)、新冠疫情对PrEP和安全套使用的影响(2020法国)、HIV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及讲解。

北京同心相随志愿者发展中心聂学强主任针对防艾志愿者外展工作注意事项、外展据点、互联网干预、咨询(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注意事项、同伴快检、居家健康服务、阳性转介治疗、重复检测及二次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讲解。

最后由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福燕副会长针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福燕副会长带领大家对此次活动的各个环节一同进行了回顾,鼓励志愿者们不断奉献爱心,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更好的参与并促进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本次培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