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破坏力让很多人谈“艾”色变。自1981年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艾滋病这件事上,人们还存在着很多由误区和未知所带来的恐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皮肤黏膜破损或者炎症溃疡的渗出液中,并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干燥环境中艾滋病病毒的活性在几小时降低90%—99%。60℃3小时或80℃30分钟就可以灭活艾滋病病毒。因此,在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中不会感染艾滋病,也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艾滋病病毒。同理,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也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
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而言,不要心存抵触和歧视,主动了解艾滋知识,做好科学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我们对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