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网讯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以巩固提升“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奋斗目标,按照“全民参与,综合治理”总体思路,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细化职责任务,强化科技应用,整合力量资源,完善考评机制,深入推进禁种铲毒工作,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狠抓组织领导,高位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禁种铲毒工作,对全市禁种铲毒工作分别作出批示指示,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谋划和安排部署,初步形成禁种铲毒工作“四个责任制”,为加强组织领导,市上成立了市禁毒委主任任总指挥的禁种铲毒行动指挥部,靠前指挥,深入重点区域开展禁种踏查工作。各县区和重点涉种乡镇逐层签订了禁种铲毒工作责任书、军令状、保证书初步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全市禁毒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争取支持,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群众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实现了群众思想由“不敢种”到“不想种”再到“不愿种”的彻底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
狠抓宣传教育,筑牢禁种防线。全市通过张贴政府通告、召开群众大会、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制作固定宣传版面、组织禁种宣传小分队、组织流动宣传车、散发禁毒宣传资料等方式,利用“花儿会”、民间山(庙)会等民俗节会,逐村、逐社、逐户开展巡回宣传,讲解毒品的危害,以及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法律后果,真正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广泛发布《定西市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严格兑现奖励,动员群众积极检举揭发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投入经费80多万元,举行各类禁种铲毒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次,散发宣传资料200余万份,刷写固定标语500余条,制作大型禁毒宣传板面200余幅,受教育群众达到100余万人,使“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观念深入人心。
狠抓后勤保障,凝聚铲毒合力。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预算投入禁种铲毒工作经费200余万元用于禁种铲毒踏查工作。近两年,市县区禁毒办积极推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先后投资86.2万余元,购置18架无人机,在高山密林、人迹罕至的涉种重点区域航测踏查。各乡镇严格按照禁种铲毒工作“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动担负起“守一方净土”的责任,按照“毒品一日不绝,队伍一日不散”的要求,把禁种铲毒专业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确保禁种铲毒队伍人数只增不减。目前,全市122个乡镇全部建设了“6.26”服务中心,并至少配备2名专职禁毒工作人员。临洮县南屏镇、玉井镇和源源县麻家集镇、峡城乡、田家河乡及漳县武当镇、岷县禾驮乡等重点乡镇分别成立了不少于60人的禁种铲毒专业队伍。
狠抓打击查处,强化源头治理。一是全民参与踏查铲毒行动。按照“春抓禁种、夏抓踏查、秋抓铲除、常抓宣传”的思路,从4月份开始,动员干部群众,对废弃宅基地、田间地头、家庭院落、房前屋后、塑料大棚、高杆作物种植等区域,落实“五不放过”原则,开展拉网式、全覆盖式集中踏查。期间,禁毒办联合派出所、林草、农牧、教育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基层组织对有种毒史等易种重点人员开展走访教育,并签订禁种承诺书100多份,坚决杜绝再次发生非法种植问题。上半年,全市共出动踏查铲毒人员4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500余台(次),排查大棚3800多个,房屋6000余所,对历年林区涉种地块集中巡查20多万亩,未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情况。二严厉打击涉种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始终对涉种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筑牢毒品堵截防线,彻底铲除吸贩毒滋生的土壤。深入田间地头、村民院落、自留山地等重点部位,采取“寻、访、挖、找”等方法,常态化开展踏查铲毒工作,对非法种植活动,坚决依法打击处理,力争铲毒务尽。
狠抓督导检查,确保工作成效。为确保禁种铲毒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禁毒委和禁毒办领导先后10余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各县区和各重点涉种乡镇、林区对全市禁种铲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调研,详细了解掌握全市禁种踏查铲毒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思想不重视,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和督促跟进;对敷衍应付、踏查不力、工作失职,发生非法种植问题的,视情由市、县区禁毒委进行约谈或挂牌整治,并依据《定西市禁毒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扎实有效推进禁种铲毒工作,努力实现“零种植、零产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