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
艾滋病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
感染后发病症状:
皮肤、黏膜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这个时期,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存活期通常不超过2年。

目前尚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性传播
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
避免通过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卖淫嫖娼,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性伴侣;如果有多个性伴侣,那么每次性交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注意血液安全
避免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吸毒;不非法卖血贩血;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必须注射时,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针管,或者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针头和针管;不和其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如牙刷、纹身、纹眉针、针灸针、剃须刀等;
避免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怀孕;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
从我国的艾滋病感染情况看:与多人发生性关系,共用注射器吸毒和非法买卖血液及血液制品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一定要避免。

有爱更温暖,无“艾”更健康
紧急情况如何采取措施?
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后,请在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8天。如果未曾确诊的人员,在过去72小时内与HIV感染者或感染情况不明的人发生了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交、肛交,或性交时安全套破损、脱落,或与上述人员共用针具吸毒,以上情况均可考虑采用暴露后预防服药。

温馨提示
发生高危行为后,应主动到疾控中心或台州市立医院感染科进行艾滋病检测咨询,信息全程保密。
HIV暴露后预防用的药全部都是处方药,药店是不能直接开具的,所以第一步是去医院找医生咨询是否需要用药。可至台州市立医院感染科,经专家评估后凭处方到指定药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