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网讯 自2021年以来,新疆公安禁毒部门以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切实将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做好禁毒工作的不竭动力,统筹推进重点整治、示范创建、农村毒品问题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制毒物品监管、禁毒宣传教育等专项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坚持预防为先 全覆盖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广泛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各地、各部门及各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全区设置宣传点位50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万份,各级各类媒体宣发禁毒信息3000余条次,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万人次,“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
深入推进禁毒宣传主题教育。依托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注册应用,推动全区4800余所中小学校和216余万中小学生在平台注册,注册率全国第一,在平台同步组织全区青少年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网上初赛活动,总分92.3分,居全国第6名。
改进优化禁毒宣传传播方式。“新疆禁毒”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用户数量超过560万,传播总量超16亿次,快手号进入全国公安政务号精英榜前3名,抖音号被评为2021年度优秀公安抖音账号。禁毒抖音短视频《儿子,等你回家》,播放量超2.5亿次,获赞553万次,增粉60万,《涉毒永必究、天涯海角不遗留》播放量超1.7亿次,获赞589万次,增粉40万,引起全网广泛关注,禁毒宣传教育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坚持人文关怀 全环节服务管理吸毒人员
加强吸毒人员查处。依托毛发、污水检测等技术,持续开展吸毒人员排查管控专项行动,查获吸毒人员同比上升19.8%,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达99.5%。
常态化开展“平安关爱”专项行动。通过一对一帮扶、职业技能培训、走访帮助解难、落实低保医保等方式,强化对吸毒人员服务关爱,累计帮扶吸毒人员4.23万人次,安置就业1.13万人,有效帮助戒毒人员积极融入社会。截至目前,全区戒断三年未复吸7.98万人,高出全国平均值11个百分点。
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水平。全面落实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主体责任,以创建自治区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点)为契机,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推动“国家禁毒办互联网中心”系统平台深度应用,全区禁毒社工及戒毒康复人员平台注册率达到100%。
坚持严打方针 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全方位堵截毒品渗透。以各项专项行动为抓手,完善情报导查、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的“金新月”毒品堵截体系,全力遏制毒品渗透入疆。2021年以来,新疆各级禁毒部门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538起,同比上升27%,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40%,缴获各类毒品723公斤,同比下降37%。
深化专项打击。开展“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检查寄递企业2379家次、组织禁毒培训358次,侦破毒品案件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名,缴获各类毒品371公斤,有效遏制寄递物流渠道涉毒突出问题。
严厉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紧盯区域性突出毒品问题,严厉打击涉合成大麻素类毒品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查破涉合成大麻素类毒品案件5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3名,缴获毒品44.24公斤,同比分别上升3.6倍、5倍、23倍,新型毒品滥用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坚持综合治理 全面巩固毒品治理成效
深入推进禁毒示范城市创建。统筹利用社会力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培育示范典型,打造经验亮点,带动禁毒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2021年3月,伊犁州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今年,我们将阿勒泰地区、克拉玛依市和巴州列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单位,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和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逐步凸显。
深化禁毒重点整治。聚焦制毒、非法种植、外流贩毒、毒品过境中转、毒品滥用、制毒物品流失、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等问题,采取超常规措施,深入开展突出毒品问题整治。目前,新疆没有被国家、自治区挂牌整治的重点地区。
持续巩固禁毒扶贫成果。结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农村毒品问题治理,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禁毒脱贫攻坚成果。据国家统计局通报,新疆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8.94%,排名全国第5。
禁毒工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疆的重要环节,新疆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依法治疆、依法禁毒,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打、防、管、控、建综合施策,不断提高禁毒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实现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社会长期稳定、持续稳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郑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