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网讯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5月25日上午在京举行。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罗林发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罗林发于2007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他于2015年至2018年多次被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评为优秀侦查员、先进个人、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公务员。他自从警以来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次。
主动请缨、日夜坚守
他是勤务战线的“安保卫士”
2021年6月7日至9日,安保勤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罗林发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把“安全,再安全”作为此次勤务工作的目标,恪尽职守、率先垂范、冲锋在前。
罗林发在接到值守领导驻地制高点的任务后,为确保万无一失,多次亲自深入驻地制高点进行现场勘查,画好路线图、定好执勤岗,确保责任到人、统筹兼顾,同时将自己安排在风险较高、条件最差的制高点,和另一名战友并肩作战,在无一遮挡物的楼顶,白天顶着烈日,夜晚迎着凉风,这一值守就是60个小时,中间生怕出现一点点差错,累了两人就换着眯一小会儿,一有风吹草动,两人立刻就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持高度警觉,随时观察着周围和空中的一切。
60个小时里两人几乎没有脱过衣服,唯一一次衣服离身是在值守的第二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罗林发和战友的一顶小帐篷泡透,次日太阳出来后罗林发才脱下外衣进行晾晒。没有了衣物的遮挡,骄阳再一次考验着他的意志,雨淋后的暴晒,双臂、脖子和脸上一下子就被晒爆了皮,再疼他也要紧牙没吭一声!
事后同事们才知道,由于60小时连续高强度值守,重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疼一波波向罗林发袭来,而他为了保持清醒,只能用一包包头疼粉来缓解疼痛,看着憔悴不堪的罗林发,同事们忍不住问“为什么不知会一声,我们可以替换你啊”,罗林发却说“这点小病没事,再说大家都有各自的任务,替换了我,谁来替换你们呢?安全和维稳工作高于一切!”
为防止“小矛盾引发大纠纷”,罗林发主动深入辖区开展戒毒人员帮扶工作,赵某是辖区的一名年轻小伙,因交友不慎,染上毒瘾,为了吸毒,家中财产被他悉数变卖,家人又急又气,与屡教不改的他断绝了关系,失去家人的关爱,赵某开始自暴自弃。
罗林发得知他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到赵某家中进行了家访,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先后多次自掏腰包为他送去生活必需品,并时常关心、照顾他,做好他的思想安抚工作。
日复一日,倍感温暖的赵某重拾生活的信心,不仅戒掉了毒瘾,家人也恢复了与他的联系,还成了家,真正回归了社会,欣慰之余,罗林发同志一刻也不敢松懈,深知作为禁毒人,还有更多的戒毒者需要帮扶帮助,还有更多的犯罪分子需要打击惩戒。
截至目前,罗林发已参与收戒吸毒人员177人;帮扶1名吸毒人员找到正式工作;解决14名吸毒人员的医保和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资助30名生活特困吸毒人员。
冲锋在前、率先垂范
他是禁毒前沿的“刀锋战士”
从警17年,不论是在刑侦岗位还是在禁毒岗位, 罗林发时刻不忘“忠诚于党、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爱岗敬业、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全部倾注在公安工作上。
在刑警岗位的五年,他将生死置之脑后,冲锋在前,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让每一件案件水落石出,让每一个嫌疑人接受法律制裁”为目标,破获百余起大案、要案和命案。
危险是禁毒工作的代名词,没有军歌嘹亮,没有战火硝烟,禁毒警察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命悬一线。
2021年5月23日,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得到线索称“有人运输大量毒品进入西宁市”。随后,罗林发一边向局领导汇报,一边立即组织精干力量立刻赶赴甘肃省兰州市进行线索核查。嫌疑人异常狡猾,为躲避追踪,驾驶车辆四处逃窜,一会儿在高速路上飞奔,一会儿窜入乡间小道,给追击难度倍增。
为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罗林发同志带领队员白天追查追踪,深夜分析研判,功夫不负有心人,10余天后,终于在青海高速路入口处截获犯罪嫌疑人和运毒车辆。
就在嫌疑人刚下车的一瞬间,罗林发观察到犯罪嫌疑人的手在腰间不停摸索,高度的职业敏感度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嫌疑人身上很可能藏有武器。看着嫌疑人离队友越来越近,来不及细想,说时迟那时快,罗林发立刻向嫌疑人飞扑过去,将自己的身躯死死地压住嫌疑人的手,嫌疑人试图反抗、拼命挣扎,双脚疯狂乱踹,此时战友冲上来,两人合力成功将嫌疑人制服,当场缴获疑似冰毒毒品约800余克。
后来,他们从嫌疑人的腰间搜出一把30厘米长的尖刀,罗林发身上也被踹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松力道,没留给嫌疑人任何还手的机会。旁边的战友回想起来,十分感慨,若当时罗队反应慢一点,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三年来,罗林发已带领队友辗转8个省市,行程一万多公里,调取通讯资料4万余条,破获各类涉毒案件63起,打掉涉毒犯罪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8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7人;缴获各类毒品2000余克,收制两戒吸毒人员400余人。破获省级目标案件1起,打掉制毒窝点1个,缴获半成品毒品8400余克。
超前谋划、提前防范
他是守护万家的“禁毒宣传员”
禁毒防毒,人人有责。作为一名“禁毒先锋”,罗林发深知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的重要性,他认真谋划、积极组织,不断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建成湟川中学“青海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全区中小学生循环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城西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主阵地作用,持续巩固了“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教育成果。
创新宣传模式,构建全员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对城西区所辖920名禁毒教育师资力量进行系统的禁毒知识培训,推动青骄第二课堂及禁毒主题班会、禁毒演讲比赛、禁毒专题板报等活动,有效提高了禁毒宣传的力度水平。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及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净边宣传,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市场、进工地等活动。
针对《青海省禁毒条例》,“毒驾”“净边”,“6·1”禁毒法日,“6·3”虎门销烟日,“6·26”国际禁毒日等一系列重要节点,精准组织开展主题突出、效果明显、社会反响强烈的禁毒宣传活动。
截至目前,利用室内宣传室宣传318次,室外电子栏、电子屏85处进行宣传,发放宣传册5.8万余份,受众达十三余万,有效地提升了全民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禁毒知识讲座,积极对禁毒专干、保安开展毒品识别查缉培训,对校车司机、校园保安等开展“毒驾”培训座谈,达300余人次。
细致入微,多措并举
他是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服务者”
牢固树立禁毒工作没有“局外之人”的理念,戒毒人员活动到哪里,管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按照“七有标准”全域覆盖戒毒(康复)工作站、“禁毒专干队伍”、“禁毒志愿者队伍”对全区一千余名吸毒人员进行动态管控。
在他的努力协调下,全区成立由社区(村)网格员、管区民警、禁毒专职工作人员、禁毒志愿者、监护人及家属共约14800余人组成的帮教小组,全情投入吸毒人员帮扶管控工作。
帮教小组成员持续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每周见面一次、每月做一次尿检、每季度开展一次心理咨询、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通过家访,实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大提升了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帮教成果。
在他的带领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帮助无购房能力的吸毒人员张某咨询、申请、递交手续材料申请公租房;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吸毒人员杨某,与社区协商将其聘为该社区的公益岗位,期间杨某不慎将腿摔断,联合社区又为其申请大病医疗救助金6000元,并开展温暖帮扶将生活物品送到家中;为符合条件的戒毒人员李某提供物业管理培训,安排介绍已戒毒的李某到某物业管理部门就业;帮助患有肝硬化腹水,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的吸毒人员谢某和其80岁的老母亲,协调街道民政部门将谢某纳入低保户,解除了戒毒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吸毒人员和戒毒人员倍感党和政府对他们不放弃的关心、爱护与帮助,更好地树立起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信心与希望。
三年来,通过各类帮扶,解决了部分吸毒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使禁毒专干帮教与家庭帮教有机结合,得到了吸毒人员家属的积极配合,使帮教效果明显提升,达到了“有人管、管得住”的良好效果。
辖区禁毒工作在他负责期间,连续三年呈现出吸毒人员管控率上升、群众禁毒知晓率上升、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上升、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上升、新滋生吸毒人员增幅下降、复吸率下降、漏管失控人员数下降的良好态势。
[责任编辑: 郑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