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回到正题,为什么中国那么多艾滋病感染者?简单地说,因为人口基数大,只要是拼人数的事情,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输过。从感染率来说,目前我国总体还是属于低流行的,但是(加粗)我国疫情的另一个特点是总体低流行,局部高流行。
甚至是在同一个省份内,不同的地区感染率也可以相差非常大。比如,新疆,地区感染率差异大到让人怀疑是两个国家。此外,性传播感染目前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中男男同性传播的上升比例比较快的。
那么为什么你们感觉艾滋病感染者越来越多了呢?·首先是宣传的问题,90年代艾滋病还算是不能提的毛病,现在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个疾病的知晓率也在不断提高。比如,现在大学里面是强制要求有艾滋病宣传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是有硬指标,必须达到90%。大家再想想,现在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大使是谁?彭女士,还有哪个疾病能享受过-母站台那么高规格的待遇的。
其次,检测面在不断地扩展:除了自愿检测门诊,现在去献血,做手术,生孩子,个别单位体检,HIV都是强制检查的。很多人可能你根本没意识到已经被查了很多遍了,比如,读大学入学查了一遍HIV,毕业考了公务员,入职前被查一次,结婚,婚检查了一次,生孩子,又被查一次。
原来抓到公安局的,只有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的会强制查,现在只要是拘留,哪怕你是因为诈骗,酒驾。打架什么的,统统都查一遍。至于送到监狱的那就更不用提了。有些地方现在还在考虑是不是所有住院病人也都强制查HIV,当然这么做合不合理另说,最起码检测面是确实在扩大。
其次,艾滋病感染者活得长了:90年代,艾滋病疫情刚刚爆发出来的时候,多数的感染者从发现到死亡不到一年时间。之后一直到10年前“鸡尾酒”疗法在我们国家大规模使用前,艾滋病感染者的5年生存率是挺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得了艾滋病就等于差不多没几天好活了“的印象仍然十分强烈的原因。
但是从目前ART的治疗情况看,艾滋病的生存时间在大幅度地延长,艾滋病在我国正在趋于慢病化。所以那么多现存艾滋病病人,加上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不断累积,自然会感到艾滋病病人人数在不断地增加。
至于说很多人说到的,性教育问题,性开放问题,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人数上升问题,其实吧,社会也不是开放一天两天了,这个是和艾滋病感染有关系,也是艾滋病防控要考虑的问题,这个就不再赘言了。
其实,中国的艾滋病患者比例在世界范围上看是算低的。传播的问题上,除了众所周知的几个途径外,我们遇到了一个道德问题:
HIV患者的身份是不是应该被公开?别人是不是应该知情?一方面,公开会侵犯了患者的隐私,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歧视和困难。
另一方面,不公开很可能危害到更多人的生命安全,比如说外科医生、患者的配偶,如果患者不是那么高尚,有些人很可能会不知情地感染,又有可能不知情地传播。
这里面对私人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取舍,是一个人类级别的难题,有点像火车岔道撞人的模型。
艾滋病在国内的传播曾经是个人比较担心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社会,男女之间越来越开放。 没想到,随着我国经济条件和卫生水平迅速提高,我们迅速跨过了印度的阶段,直接跳到日本阶段了。 我国目前是艾滋病比例处于世界最低水平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