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艾滋病避之唯恐不及,社会的恐惧和歧视也成为艾滋病患者痛苦的来源。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和艾滋病患者打交道,手机24小时为病人开机,九成通话时间都留给了病人,他们扎根在抗“艾”一线,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温暖患者。
吉金花,昌江黎族自治县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就是这些艾滋病医护人员中的一员。
2005年起,吉金花开始接手重大传染疾病的防治与宣传工作。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做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科普工作。
“一开始开展工作是很难的。”吉金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许多高危人群并不愿意配合,也不愿意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想要建立信任,就要用真心与他们做朋友。“我每次在外面碰到他们,都会跟他们打招呼,把他们当我的弟弟妹妹一样。”
吉金花每次都会面对面为患者做心理疏导。“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你都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想法。”她告诉记者,艾滋病患者往往在刚确诊时内心是非常崩溃和敏感的,如果他们需要,她就会找一些“借口”上门为患者提供帮助。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减轻他们心理上的伤害。
在吉金花看来,对患者进行救治的第一步,是保护。保护他们的隐私不被侵犯,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不再承受大的负担。如今,在每次的防治宣传工作中,她都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艾滋病,减少一些偏见和歧视。
2020年1月22日,昌江报告第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标本采集、消杀,病例流调……作为传染病控制科科长,吉金花第一时间参与到抗疫工作当中。
“有时候想想虽然辛苦,但有苦也有乐。”吉金花告诉记者,每当昔日患者发短信给她说自己身体越来越健壮,每当看到接受治疗的病人再度绽开微笑,便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希望更多患者不被孤立和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