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今时说起来已为民众所津津乐道。
但是,有些人仍然心存疑问:互联网医院还是一种挺新的事物,靠谱么?
It's a good question!
我们先来看个截图↓↓↓

这是近期《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刊发的《互联网医院开展艾滋病相关医疗服务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首先,这是我国首个互联网医院艾滋病医疗服务专家共识,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加强线上与线下医疗协作,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互联网医院开展艾滋病相关医疗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明确服务内容,确定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与路径,让我国互联网医院开展艾滋病医疗服务有了参考。
其次,大家再仔细看一下上图中的作者名单,包括艾防中心研究员/中艾协信息数字化工委会主任委员刘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门诊主任孙丽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医学中心主任王辉、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马萍等,艾防中心主任韩孟杰是通信作者。可以说艾滋病领域最权威的机构、专家都在上面了,医联互联网医院则是企业的优秀代表。这份共识的专业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互联网医院的艾滋病医疗服务都遵循着上述共识来操作,有相关需求的用户可以放心使用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这时,你可能不禁要问了,互联网医院其他科室也有这么靠谱的共识供参考吗?
像线下一样,每个细化病种的线上诊疗过程都有专业指南/共识参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行业的目标。
而这,就要求互联网医院也要像实体医院一样,遵循的是按科室运营的模式。
我们都知道,“专科”是实体医院运营的基本单元,也是医院竞争优势的“载体”。互联网医院和传统医院殊途同归,一切服务都要基于医疗的本质,开设互联网医院专病专科服务,通过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可以将更多的优质医疗服务线上化,实现专病专科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据了解,医联互联网医院是最早一批开设线上专科的,其自2018年把业务方向转向慢病管理时,便采用分科室运营的模式,现在已经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呼吸、慢性肾病、感染、精神心理、消化、神经、中医等60多个学科领域,不亚于一家大型综合医院。
当下,专科赛道也是众多平台型企业布局或转型升级的首选,如京东健康已建立27个专科中心。
再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靠谱”问题,就如前文所说,互联网医院还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模式,目前国家尚无统一规范性标准,需要行业各方自发去研究并实践。
开篇的艾滋病共识是探索性成果之一。在此之前,我们还看到了糖尿病(《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和肿瘤(《肝癌患者常见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互联网管理专家指导意见》)的线上管理专家共识/指导意见也已发布。查看三份文件的参与方,医联均位列其中。去年6月,医联成立学术委员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刘力生等十余位学术带头人加入,一起为医联的学科建设把关,可见其在规范性方面的坚持和决心。
感兴趣的医生朋友,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体验医联的医生工作室服务。
以医联为缩影,可以看到行业在为互联网医院专科规范化的建设和发展勇敢探索,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医院提供的诊疗服务可以与实体机构做到最大限度的“同质”,同时提高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