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网讯 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在“七二四”整体工作思路引领下,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将工作触角向社会延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承担普法宣传、禁戒毒宣传、毒品预防教育、法治文化建设等社会责任,在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之初成立“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并广泛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深化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实践活动,发挥了司法行政法治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以“谁执法 谁普法”为宗旨、“双基地”为资源、“六进”为核心、“双融”为载体、“三借”为驱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二六二三”普法宣传教育服务格局,实现普法宣传点、线、面全覆盖,以高水平普法宣传服务蓄势赋能吉林法治文化高质量发展,助推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
以弘扬法律精神,传播法律知识为根本,发挥“双基地”建设的资源优势
发挥场所普法宣传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吉林女所作为吉林省内唯一收治女性戒毒人员的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承担教育戒治戒毒人员工作职责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禁毒戒毒知识宣传、普法宣传等方面以场所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为抓手,以普法宣传教育科技展馆为依托,充分发挥场所基地资源优势,定期向全省青少年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开放,目前已接待万余人,警示教育人数逐年攀升,普法宣传教育科技展馆展项连续三年获全国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奖,并登上了国家会议中心的领奖台。
发挥普法团队基地资源优势。建成具有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的百余人“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团队资源优势,定期开展培训轮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充实知识储备,为普法宣教讲师团输送大量专业型人才。2021年“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全年累计开展普法宣教活动40余场,制作普法宣教视频37部,发放宣教资料万余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全省青少年中营造了全民学法、积极守法、准确用法的浓厚氛围,2021年9月,省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代全省青少年向吉林女所赠送锦旗“志愿普法宣传教育 守护吉林青年平安”。
以“六进”为抓手,构建多维立体宣讲模式,实现“全”覆盖普法宣传
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通过普法宣讲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开展普法宣传,巡回宣讲足迹遍布省内六市州,行程5000余公里,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300小时,现场受众数万人,网络受众覆盖20万+。以《护航青春 法治先行》《红色禁毒宣传 防范毒品滥用》《听见 远离毒品 珍爱青春》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走进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国际经济职业中专、长春市建设技工学院等20余所学校进行普法宣讲;走进锦绣溪城社区、保利社区、青浦社区等多社区开展普法宣教活动,深入南关商圈、绿园商圈、朝阳商圈等多处繁华地段开展普法服务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社会重视的学法知法守法良好格局,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性普法宣讲“六进”模式,精准对标社会各阶层,实现普法宣教无死角、无盲区、无遗落。
以“三借”为驱动,全系合力共建,汇聚法治“共同体”阵营
广泛沟通,深度挖掘,力求形成普法宣传合力,向社会各阶层各机构实现借智、借力、借资源。
一是依托民盟吉林省委的十一个专委会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与卫生委、人口资源环境委、社会委、法制委、妇女委、高教委等专委会开展法治共建工作,向合作共建单位借智借脑,聚合科技手段,创新表达方式,不断更新宣教方法,实现普法宣教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借助团省委、禁毒委、民盟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开展大型普法宣教活动。例如2021年度开展的红色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八个一”普法宣教系列活动、全省禁毒红色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吉林省禁毒委微电影首映礼宣教活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暨“携手云端·共创无毒”等多项活动,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的禁毒戒毒宣传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社会关注面和效果辐射面。
三是联合吉林省青年联合会、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吉青社工等社会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使普法宣教工作覆盖全省青少年和社会各阶层。 “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的成立及各项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标志着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向前延伸”的普法宣教工作向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纵深化发展,切实增强了民警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普法宣传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化,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发挥司法主力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吉林、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