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早在1920年代的非洲,艾滋病病毒就已经出现,西非中部的黑猩猩将这类病毒传染给人类,人在全球大范围活动,使得艾滋病病毒蔓延开来。直到现在,全球还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根治艾滋病,全世界只有两例被公认的痊愈案例。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疾病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死亡率可以达到100%,目前已经有超过35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那么,艾滋病到底离你有多远?也许你只知道它很可怕,但只有真正了解艾滋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01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分清传染源及其潜伏期,切莫对携带者大惊小怪
1、血液传播
如果血液中携带艾滋病病毒,那么很容易通过特定的媒介传染到另一个的体内,包括注射器、吊针等医疗设备,还有纹身纹眉、刮胡子、理发、补牙、拔牙时用的刀具,还有吸毒时共用的针具。

2、性行为传播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性接触都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现如今,大学生性行为开放,同时也处于荷尔蒙活跃阶段,加上小部分女孩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渴望以一种快速的方式获取不当收入,使得大学生这个群体成为艾滋病传染的高危人群。受欧美文化的影响,各年龄段的人群在性思想上都有上升尺度。
情侣间拥抱接吻不一定会传染艾滋病,即使唾液中携带艾滋病病毒,也需要达到足够的量才能让人感染,大概需要一桶那么多。但还是要避免跟口腔有伤口的人接吻,尤其是在自己有伤口的情况下。
3、母婴传播
假如孩子患上了艾滋病,那将是一件多么无辜的事。据统计,很多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很有可能面临失去孩子的痛苦。宝宝很有可能会在宫内生长、分娩、母乳喂养的某一过程中被感染,婴儿的免疫力较差,难以抵抗病毒的侵袭。

如果一定要生孩子的话,请务必接受抗病毒治疗,在病毒含量达到最低时再怀孕,怀孕期间时刻检测病毒含量。
02
艾滋病的症状你分得清楚吗?各个时期都不一样,还不赶紧警惕起来
1、急性感染期
也称为“窗口期”,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反应,患者多发热、淋巴结肿大、呕吐、腹泻等应激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引发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
去医院检查,白细胞数量正常,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在此期间,部分症状也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当这种症状持续5-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会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潜伏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毒不会发作。
2、潜伏期
前期感染艾滋病时,有些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没有任何症状和征兆。也有些人会出现类似感冒发烧的症状,例如头痛、发热、喉咙干痒、四肢乏力等症状,不足以引起重视,只当日常小病没放在心上,可能吃点感冒药就草草了事。

早期的症状通常会在几天或者几个星期内自动消失,被感染者可能在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都不会出现其它反应,但病毒仍然停留在体内,不断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对抗其他病毒的能力减弱,最终患上免疫缺陷症。
3、艾滋病发病期
这个时期,由于身体各项免疫系统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种致命病毒都会乘机侵入体内,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关节、肾脏、眼、皮肤等器官都会相应被感染,多数患者肺部发生病变,持续性咳嗽长期不见好转。
常伴随着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结核杆菌肺炎等疾病的出现。5-6个月内体重会大幅度下降达到10%以上,长期高烧不退,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反复发作,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容易多发恶性肿瘤。少则2-3个月,多则半年就将面临死亡。

03
面对艾滋病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做一个理性的恐艾者,关爱这个世界
1、日常采取保护措施
在中国,一般男性与陌生女性之间一次进行戴套的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为亿分之一,女性月经期间尽量不要发生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可以避孕还能阻隔乙肝、艾滋病、人体乳头瘤等病毒。杜绝一切高危行为,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办法!
如果真的怀疑自己有感染的可能,请赶紧购买试纸或去医院进行检测,按照医嘱在1-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效果最佳,72小时内也均有效。服用满一个疗程可以大幅度降低患病风险。

2、科学的治疗方法
现如今,科学家们针对艾滋病治疗主要依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也俗称“鸡尾酒疗法”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对感染者单剂注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减少体内病毒载量,同时修复部分免疫功能,将艾滋病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化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该种药物在人体内大约能保持6个月左右的活性。
但该种疗法需要终身注射药物,长期注射可能到后期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抗药性,效果逐渐减弱。目前还暂未有可以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出现,所以还是要从日常预防开始。

3、正确认识艾滋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艾滋病的窗口期为14-21天,只要平安度过这段时期,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就可以排除感染的可能,艾滋病检测结果是目前唯一的诊断标准。
对艾滋病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合理的恐惧是正常的反应,自身做好防护措施,虽然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艾滋病,但是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还是可以让患者拥有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正常生活和寿命,尊重每一个不幸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患者,相信他们也像你一样期待这个美好的世界。

结语:拒绝冷漠,从我做起!知“艾”防“艾”,时刻关“艾”,为“艾”发声,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身边的病毒携带者,感染者本身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别再让外界社会给他们增添更多的舆论压力,请对他们少一些歧视和冷漠,多一份理解和关怀。艾滋病威胁着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