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今天中午医院附近吃饭的时候,还有医生问,听说艾滋病疫苗要成功了,我们是不是要失业了?
这样的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传染病疫苗那么多,传染病医生依然没有失业,不说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即使早就有疫苗的麻疹、狂犬病不也依然没有被消灭么。
当然即使是传染病医生,也希望有朝一日艾滋病能像天花那样彻底从地球消除,成为历史。但是估计我退休之前不会因为疫苗的应用而失业。

由于工作关系比较关注艾滋病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进展,和很多传染病工作者一样,经常会听到艾滋病疫苗取得进展的新闻。
年龄大一些的艾滋病专业的临床或者研究人员,可能都已经听麻木了,但是普通群众很多人对艾滋病疫苗取得进展的消息还是很激动的。
目前疫苗的误读已经被广大专业人士指出来,主要概念总结如下
疫苗进行到2a期,只是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反应性,能够刺激受实者产生抗体,但是这个抗体是不是保护性抗体还没有验证。保护性抗体才是我们需要的,HIV感染者也都有抗体,但是这个不是保护性抗体。
传染病医生喝酒时候经常开玩笑,“你不要酒后乱性去,小心得艾滋病!”传染病医生嘿嘿一笑说:“我不怕,我有抗体!”
这个玩笑的重点就是,如果你有HIV的抗体,只能表示你被感染了,而不具有保护性。
而疫苗还需要2b期和3期实验进一步验证有效性,也就是到底有没有效果,而以往有疫苗倒在3期实验的悲剧。
完成3期实验才可能上市,也就是可能还需要5到10年以上才可能完成上市,前提是能够证明抗体有保护性。
HIV是人免疫缺陷病毒,只能是人来验证这个实验,人用疫苗也必须由人来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这个验证需要漫长的时间,一个接受疫苗实验的人,一两年内被感染了,很容易证明疫苗失败了;如果一两年没有感染,并不能证明疫苗效果。
一个接受疫苗的人对艾滋病肯定有所了解了,在前两年收敛自己的行为而避免被感染,很正常,除非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但是常理推测可能性不大。
所以像泰国的实验那样,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纳入数千人,可能才会比较容易得出可信的结论。
即使疫苗上市,艾滋病预防有了办法,也不能代表艾滋病被终结。前车之鉴很多呀,那么多疫苗,实现消除的传染病却屈指可数。
最简单的,安全套也可以预防艾滋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感染?疫苗上市后,普及性可获得性肯定不如安全套,能保护多少人呢?肯接种疫苗的,为什么不控制自己行为或者使用安全套呢?如果因为注射了疫苗而放弃使用安全套,其他性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