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赛目的
感染艾滋病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活画面的生动展现,将如何防艾,怎样防艾用百姓听懂的语言,乐于听的方式讲述,这是引导民众理解、体悟和践行的最佳宣传方式。希望通过宣讲活动进一步营造我市艾滋病防治宣传氛围,提高市民艾滋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艾滋病传播。
福州市健康委员会、福州市疾控中心、福州广播电视台定于2020年6月-12月联合举办“你我共说.让爱无艾”首届防艾宣讲大赛。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州广播电视台
三、时间规划
2020年7月1日正式启动。大赛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初赛作品征集:7月1日—7月31日(视频作品评选)
2、半决赛作品评选阶段:9月1日-10月15日(微信投票及评委意见)
3、展播阶段:10月—11月
4、培训阶段:11月15-11月20日
5、决赛颁奖活动:11月—12月
四、宣讲内容
紧紧围绕防艾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艾滋病典型案例以及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如何尊重与关爱艾滋病人等方面,可以是发生在身边、可以是听到的、看到的,用讲故事的方式告知人们艾滋病与自身的距离,让人们获得更好的借鉴,使防艾宣传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五、宣讲选题原则
1、采取自行命题方式,要求主要内容围绕“预防艾滋,远离艾滋”为主题展开演讲。
2、立意新颖,故事性强。
1)真实性:从自已和身边的人与事入手,力争人物、事件真实、鲜明、生动。
2)典型性:故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
3)教育性: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健康向上的理念,传递正能量。
4)故事性:注意故事结构完整性,有情节、有细节、有情感、逻辑清晰,语言平实,真挚感人。
六、宣讲员要求
1、年龄、性别、职业均不限。
2、身体健康,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3、宣讲员以第一人称脱稿宣讲,要求亲历、亲为、亲闻。
4、每名宣讲员的宣讲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七、比赛规划
(一)初赛(2020年7月1月-7月31日)
具体办法:(上传微视频作品)
1、视频作品要求
① 录制3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内容需含自我介绍及面向社会大众的防艾主题宣讲视频,表达形式不限。
② 通过作品传递正确的防艾知识、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认知态度、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等方面。
③ 所有作品需符合本次大赛设计主题的原创作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行业规范等要求,抄袭和挪用他人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④ 拍摄、编辑所用工具不限;
⑤ 视频画质要求为1980*1020/1020*1980(高清作品),上传视频格式为mp4.
⑥ 视频画面保持平稳,无杂音。
⑦ 视频作品与文稿打包发送至.......
(二)半决赛(2020年9月1日-10月15日)
具体办法:(现场演讲)
1、评选方式:现场评分+场外投票
召集入围选手参加赛前培训以,主办方提供相应资料与书籍。按入围人数规划半决赛场次,每场不少于15人,以现场评分和场外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产生10名入围选手。
2、分数构成:评委打分(70%)+现场观众投票(20%)+场外投票(10%)
3、现场比赛流程:
① 参赛选手演讲:5分钟
② 评委与选手现场交流:2分钟
③ 选手拉票:30秒
④ 评委打分,现场观众投票
4、场外投票办法:
比赛结束后,市民可在主办方指定开通的投票平台上为选手投票,投票从比赛结束当日起到下场初赛开始结束。票数将以10%的比例计入选手成绩。
5、投票方式:微信投票
扫描关注主办方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进行投票,或搜索“攀讲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或分享朋友圈投票。
(三)展播期(2020年10月-11月)
将10位入围选手产生后,在福州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及其它媒介滚动播出,决赛预告及10位决赛选手的宣讲风采宣传片,以形成强烈的宣传效果,让好故事传播得更广泛,让群众的关注度更高,从而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接下来的决赛。
(四)培训期(2019年11月下旬)
10位决赛选手产生后,节目组将邀请专家组成导师团队对选手进行集中培训,主要针对演讲内容、演讲技巧、礼仪、形体等方面进行训练。
各媒体在培训期间,进行跟踪报道、现场采访、提前剧透,为接下来的决赛宣传造势。
(五)决赛(2019年12月1日)
1、播出方式:直播
2、时长:约2小时
3、具体办法:10位选手按抽签顺序进行同台竞技。现场邀请100名大众评审和5名专家评审,通过现场投票(30%)+评委分数(70%)选出前六名。
4、场外观众通过主办方投票平台,评选出1名“最受欢迎选手”。
5、 100名大众评审现场投票,评选出1名“最佳表现选手”。
6、场外投票
从直播开始到颁奖之前,电视观众通过投票平台给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平台实时统计结果评出一名“最受欢迎奖”。
(可考虑从互动观众中选出一些“幸运观众”,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