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而且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那么重点来了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预防
以下小编整理了一些方法
1、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其实在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
关于艾滋病说法的谣言
有些谣言甚至令人不禁发笑
当然更多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真的不必“谈艾色变”
误区一:艾滋病隐匿在阳光背后,神秘而遥远。
性传播取代毒品注射和血液传播
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预防性病、艾滋病,主张“ABC”原则。
什么是“ABC”原则呢?

禁欲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主要靠自律。而性伴多的话,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坚持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传播风险。
误区二:如果一次疏忽导致高危暴露发生,就百分百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重在预防
但万一疏忽
没有使用安全套发生了高危性行为
“高危人群暴露和医生发生职业暴露是一样可以阻断的,应在高危行为后立即到定点医院咨询补救措施,医务人员会进行专业评估,并给予暴露后预防阻断用药建议,同时定期检测。越早服用阻断药越大概率上不会造成感染。”
误区三:HIV病毒潜入体内,单凭症状就可以判断。
感染艾滋病毒后如果不治疗
病毒可潜伏在体内长达数年时间
感染者也没有什么特异症状
但艾滋病毒在体内疯狂复制
误区四:既然不能根治,那就放弃治疗吧。
医学发达何弃疗?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越来越多,
疗效越来越强,毒副作用越来越小。
患者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开始美好新生活。
“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艾滋病感染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回归社会;只要坚持抗病毒治疗,HIV阳性患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就算20岁感染也可以活到70多岁。”
误区五:生活被病毒牵制,就此告别美好生活。
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并不是药罐子的生活
“新药的疗效增强了,副作用还不断减少。患者可以主动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治疗药物,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降低因长期服药带来的影响,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掌控美好生活。”
最后,除了科学治疗,
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疏导也很重要!
医生、家属、社会各界都应在精神上给予患者鼓励
帮助他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走出疾病阴霾,乐观面对生活
多一分理解与关怀
少一分歧视与冷漠
【来源:龙泉驿城市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