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维权是为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促进男女平等,
那么你对妇女维权知识了解多少呢?
我们的半边天们
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八篇:禁毒防艾知识问答
1、平安家庭示范户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答:(1)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
(2)营造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3)促进家庭自身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防艾滋;
(4)实现家庭无暴力、无涉毒、无赌博、无犯罪、无邪教;
(5)达到家庭成员更加充满活力,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美满,邻里之间更加文明融洽,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2、什么是毒品?
答:《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什么是合成毒品?
答: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又因为是近二十年才在中国出现滥用,并且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新型毒品”和“俱乐部毒品”。
4、常见的合成毒品有哪几种?
答:(1)冰毒(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
(2)麻古,一种冰毒片剂,外观与摇头丸相似,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
(3)摇头丸(MDMA),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
(4)K粉(氯胺酮),分离性麻醉剂。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
(5)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一种镇静、催眠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
5、吸毒有哪几种常见的方式?
答:(1)烟吸。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
(2)烫吸。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青烟,又称为吸烫烟;
(3)鼻嗅。又称鼻吸,用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
(4)口服。口服多为毒品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
(5)注射。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6、吸毒对生命有什么危害?
答:(1)吸毒对身体的危害:长期吸毒对人体的毒害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伴有身体其他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2)戒断反应对身体的危害:许多人在没有钱继续购毒、吸毒的情况下,突然终止吸毒或减少吸毒量后,会发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及各种并发症,常常会引起死亡,甚至会因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3)吸毒对身体免疫功能有严重损害;
(4)吸毒会引起很多并发症:
a.吸毒者用不卫生的注射器向静脉注射毒品,会导致各种疾病的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症、横断性脊髓炎、病毒性肝炎,甚至艾滋病。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的局部可出现感染、脓肿、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
b.通过呼吸道吸毒: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可导致肺炎、肺空洞、肺气肿和肺癌,甚至会发生脑白质变性;
c.吸毒后表现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吸毒者的行为特点是一切围绕毒品转,甚至会为吸毒而丧失人伦道德。
7、吸毒对家庭有什么危害?
答: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首先,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些丧尽天良者甚至遗弃父母,卖儿卖女,逼妻卖淫;其次,吸毒会导致婚姻死亡,家庭破裂。因为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离婚。第三,吸毒危及下一代。怀孕妇女吸毒将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的致使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瘾。
8、吸毒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答:首先,黑市上毒品价格昂贵,黑市海洛因毒品的价格比同重量的黄金价格还要高得多。一个吸毒者每天要消耗0.5—1克毒品,这样每月的费用最低要在几千元以上,这是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为了维持毒品的消耗,出路就只有以贩养吸或者通过盗窃、抢劫、卖淫等手段来获得购买毒品的费用。其次,吸毒之后,吸毒者正常人性约束和对法律规范的敬畏消失了,他们觉得精力充沛,热血沸腾,或是在一块鬼混,或是出现精神失常,会去打架、抢劫。第三,由于毒品的贩卖都是成帮结伙的,吸毒者只有加入他们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毒品。这就导致犯罪团伙、黑社会的形成。这种由毒品粘合在一起的黑社会必然是刑事犯罪集团,必将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9、吸毒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答:(1)营养不良;
(2)损害呼吸道;
(3)易患各种性病;
(4)易患感染性的疾病;
(5)损伤血管;
(6)损害神经系统;
(7)造成性功能障碍;
(8)出现精神病症状;
(9)造成肾脏疾患;
(10)感染艾滋病。
10、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
(3)逆反心理,不相信吸毒上瘾,结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7)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
11、吸毒的高危人群是指哪些人?
答:吸毒的高危人群是指容易沾染毒品的重点人群。在我国,容易沾染毒品的重点人群,从年龄来分,以青少年为主;从职业来分,以无业人员、个体户和流动人口居多;从层次来分,文化水平低的占多数。加强面向高危人群的禁毒预防和宣传教育,是开展禁毒工作的重点,也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12、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答:染上毒瘾一般有以下迹象:
(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
(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3)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4)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5)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纸、切断的吸管、匙羹、烟斗等);
(6)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8)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9)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
(10)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13、禁毒,父母能做什么?
答:青少年是预防吸毒的重点人群,防范工作要从父母做起:
(1)给予孩子尊重和关爱。经常沟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3)以身作则,父母首先不能沾染毒品,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4)父母要了解毒品危害,提高药物安全意识,成为教导子女拒绝毒品的老师;
(5)认识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便于家长间随时教育沟通、商讨毒品预防问题;
(6)教育孩子慎交朋友,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7)教育孩子正确把握好奇心,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8)尽量让孩子少去治安复杂的场所;
(9)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状况,警觉其性格和行为的异常表现;
(10)当发现孩子有吸毒行为时,要保持冷静,以谅解的态度与孩子倾谈,耐心了解吸毒状况,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好长期戒毒治疗的准备。
14、怎样拒绝毒品?
答:(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2)积极掌握有关毒品的知识,认识毒品的危害;
(3)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馈赠”,不占小便宜;
(4)慎重交友,不与行为不端的人相处;
(5)不要轻信他人,遇事多思考;
(6)态度坚决,决不尝试第一次;
(7)远离易染毒场所,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15、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答:吸毒者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对待吸毒者,即不要把吸毒者看作是犯罪分子而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要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16、什么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答:《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通过向他人宣扬吸食、注射毒品后的感受等方法,诱使、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或者用隐瞒事实真相或者用制造假象等方法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17、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应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答:《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18、对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应如何处罚?
答: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还应强制隔离戒毒,进行治疗、教育。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19、什么是艾滋病?
答: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0、艾滋病能治好吗?
答: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1、体外的艾滋病病毒能消灭吗?
答: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在血液或分泌物内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在自然条件下则不能存活。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2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要经过多长时间?
答:一般情况下,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发病后在2—3年内死亡。
23、艾滋病病人有哪些症状?
答:当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后,人体就容易感染其他的疾病,这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和感染上其它疾病后表现出来的综合症状就是艾滋病。艾滋病病人通常会出现如下症状:
(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在三个月之内体重可下降10%以上,最多可下降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症状: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症状: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24、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答:艾滋病主要有四种传播途径:
(1)与艾滋病患者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接触到受感染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
(2)与带病毒的吸毒者共用针筒进行静脉注射;
(3)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成品;
(4)受感染的妇女在怀孕、生产或哺乳时把病毒传给婴儿。
25、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有哪些?
答:(1)性行为: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尤其是有多个不明底细的性伴侣行为感染;
(2)血液感染: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伤口接触到艾滋病病人血液等行为感染;
(3)母婴感染: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感染。
26、如何预防艾滋病?
答:预防措施主要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不乱性;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及医疗器械;
(5)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6)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7)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27、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答:(1)对艾滋病患者,要关心、帮助、不歧视。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理应得到同情和帮助;
(2)要教育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和自己的疾病,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像正常人一样与他们交往、饮食、外出等,不要远离或者疏离他们;
(4)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环境,多关心艾滋病患者,给他们信心,增加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被大家被社会抛弃。
28、预防艾滋病“四免一关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四免”是指:①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②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③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④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2)“一关怀”是指: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29、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和怀孕吗?
答: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宜结婚,因为很容易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配偶。但是,法律并未禁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结婚,如果真要结婚,则一定要切实做好性保护,常规地正确地使用避孕套,婚后感染者的配偶要定期作血清抗体检查,以检测感染的可能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尽量避免怀孕,如果不小心怀孕了,应自觉中止妊娠,以免把艾滋病传播给胎儿。
30、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如何预防传给婴儿?
答:(1)采取避孕措施,避免非意愿怀孕,如果已经怀孕,应及时求助于妇幼保健院医生;
(2)孕前或孕早期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艾滋病检测;
(3)到定点的医院住院分娩;
(4)艾滋病感染母亲和所生婴儿要规范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5)婴儿应该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31、毒品与艾滋病有什么联系?
答:(1)吸毒者往往从口吸发展到静脉注射,共用针管、针头吸毒。如果其中有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就会造成艾滋病在吸毒者中传播;
(2)吸毒者往往有不良性行为,包括卖淫嫖娼等,可造成艾滋病通过性传播;
(3)吸食毒品使吸毒者免疫力下降,为感染艾滋病和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创造条件。
32、哪些人应尽早检测艾滋病?
答:(1)有过卖淫嫖娼行为的人;
(2)与多个女性或男性发生过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的人;
(3)与不知道身份情况的人发生过性行为的人;
(4)同性恋之间发生过乱性行为的人;
(5)注射和吸食过毒品的人。
33、广西艾滋病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民政系统住院医疗救助:①城市低保中的“三无人员”、五保户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10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3万元;②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指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残疾人,以残疾人第二代证或残疾军人证为准)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5%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1.5万元;③其他城乡低保对象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1.2万元;④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8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0.6万元。
(2)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①孕情、环情检测;②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③人工流产术、引产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④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⑤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3)卫生救助项目:设有应急救助基金、大病基金、防艾基金。其中应急救助基金面向“三无人员”开展救助。“三无人员”是指无身份、无亲属、无收入人员,主要支付72小时内产生的医疗费用。
来源/自治区妇联权益部
编辑/熊桢 黄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