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全区所有的乡镇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艾滋病疫情已由城镇向农村地区蔓延,农村中老年感染者数量逐年上升,干预难度大,防治形势更加复杂,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一、基本情况
右江区自1996年在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19年11月30日,右江区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015例,其中50岁及以上年龄组364例,占35.86%。2019年1-11月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19例,其中50岁及以上年龄组64例,占53.78%。
二、疫情分析
(一)目前,全区所有乡镇均有HIV/AIDS报告,疫情范围大,呈弥漫性分布;(二)另据调查,非法壮阳药在农村地区的泛滥,对我区男性老年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感染艾滋病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三)许多被征地拆迁农民经济较宽裕,因为生活质量提高,身体状况良好,还有性需求;(四)基层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三、防控建议
(一)突破防艾难点,切实抓好传染源管理。加强公安、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加大对卖淫嫖娼人群特别是暗娼的打击和管理力度;(二)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艾意识,使没得病的人不得病。各乡镇(街道)要每年要利用相关会议对乡镇(街道)干部和村组干进行2次以上防艾知识培训,构建良好的公众舆论体系;(三)积极推进乡村两级艾滋病防控网络规范化建设工作。各乡镇(街道)要指定乡镇卫生计生站负责防艾日常工作。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独立的防艾组和专门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不少于2人;(四)加强督导考核,落实责任追究制。各乡镇(街道办)要与村(居)委会签订责任状,把任务分解到各村屯,每年组织有关单位对村(居)委员会落实责任状情况进行2次以上考核,将工作层层推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解决好基层防艾工作“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