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键环节,为践行“远离艾滋、守护健康”使命,“2019年惠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干预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市疾控中心党员志愿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宣传活动。
这只是市疾控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疾控中心永葆人民健康卫士初心、勇挑疾病预防控制重担,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强卫生健康保障。
创新形式扎实开展防艾宣传
艾滋病防控一直是疾病防控的重点。
为增强高校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的认识、减少对艾滋病及感染者的歧视,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市疾控中心与辖区4所高校、职校联合开展了“2019年惠州市高校学生社团艾滋病宣传干预服务项目”,该项目于9月1日正式签约启动,计划开展4个月,覆盖学生群体1.6万人,完成调查问卷8800份。
项目启动近两个月,4所院校陆续开展了“预防艾滋影视进校园”“魅力讲师大赛”“防艾千人签名”“青春要爱不要艾”等8场活动,内容精彩,气氛活跃,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艾滋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受人口流动常态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各种因素影响,防艾形势依然严峻。为提高居民、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艾意识和警觉性,市疾控中心通过招标采购模式,与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启动了“2019年惠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干预服务项目”,该项目采取较为新颖的模式在各县(区)开展近30场现场宣传教育活动,线上线下覆盖人群达8万人。
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市县乡镇全覆盖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疾控中心以“健康主题日”为契机,组织全市各县(区)开展形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团体开展宣传。目前,我市各县(区)均已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地市县(区)第二阶段行动启动覆盖率100%。
与此同时,该中心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城市和农村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美容美发等场所的监督抽检工作,为监督部门卫生执法提供依据;大力开展中小学生因病缺勤监测、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学生近视等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生活用水监测、水龙头水质监测、泳池水监测和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等。
该中心工作人员不忘疾病预防初心、牢记疾病控制使命,切实履行传染病防控牵头单位职责,做好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工作,落实疫情分析与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开展现场调查与疫情处置,对建筑工地、工厂、学校等集体单位和机构加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对防范登革热疫情传播扩散起到较好效果。结合“我是党员做表率”活动,该中心党员干部还走进社区,发放登革热、手足口、流感、人禽流感等疾病防控资料,开展现场咨询回答群众关心的疾病防控问题,提高了公众对疾病防治的安全意识。
据市疾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比较平稳,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完善,市县乡镇100%全覆盖。今年1~10月我市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估综合率在全省排名靠前。目前,我市承担了SARS、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狂犬病、霍乱等感染性腹泻监测工作,各项监测工作稳步开展,能按时保质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为各种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性数据。监测质量有所提升,如2018-2019年度广东省流感监测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惠州市在21个地级市中排第3名,较前两年(第17名、第9名)有很大进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中心还有计划有重点定期针对8~10岁儿童及孕妇进行碘缺乏病监测,走进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甲状腺容积、尿碘、盐碘含量的监测,评价人群中碘营养状况及病情消长趋势,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何墩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