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培公司和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型的HIV毒株,该毒株是HIV-1群M型的一部分。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6号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上。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大流行的起源可追溯到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据估计该病在1920年代出现。与该地区HIV的早期传播相一致,DRC菌株显示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包括所有公认的亚型,许多循环重组形式(CRF)以及大量独特的重组形式(URF)和无法分类的序列。
当前的HIV命名准则规定,至少需要三个非传播相关病例的完整基因组序列,才能为HIV建立新的亚型或CRF分类。两个无法分类的完整基因组序列83CD003(AF286236)和90CD121E12(AF457101)形成了一个与其他亚型和CRF不同的分支,该分支与相邻的亚型H和J等距,因此提出了一个建议,即这些序列是新亚型的成员,该提案进一步得到每个基因组与所有其他M组亚型的13.2-14.5%核苷酸差异的支持。这些菌株分别于1983年和199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收集,在其他地方未发现。由于L型不是正式分类,因此这些分离物通常不包括在用于对HIV序列进行分类的参考序列比对中。

图A.
HIV-1组M最大似然系统树(7578 bp)显示了CG-0018a-01组的序列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称为HIV-1 M类亚型L的新毒株极为罕见,该研究共筛查了全球超过60%的血液样本,并且要保证筛选“每次都必须正确”,可见其工作强度之大,工作难度也是难以想象的高。
样本CG-0018a-01于2001年收集在距刚果民主共和国开赛西省卡南加12公里的Good Shepard医院,根据扩增的亚基因组PCR片段序列,由于低病毒载量(
然而,目前科学家们尚不清楚该种HIV病毒的新变种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入传播媒介,以及目前的一些相应治疗艾滋病的手段是否对其有效,都还是个未解之谜。这一发现提醒我们,要结束艾滋病毒大流行,必须继续持续关注HIV病毒株的变化,并利用技术和资源的最新进展来监测其演变。
编辑:苏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