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贵州省首部以艾滋病防治为主题的微电影《春暖花开》在贵阳市南明区疾控中心举行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现场。
记者从电影开机仪式上获悉,《春暖花开》由省卫生健康委、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讲述了一位坚守在防控第一线的“铿锵玫瑰”帮助艾滋病患者解决各种难题和诉求,重获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影片旨在倡导社会增强个人健康意识,正确认识艾滋病,知晓相关防治知识,动员重点人群主动接受检测,同时呼吁社会对感染者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保护,少一份歧视。 据了解,《春暖花开》的男女主角分别是贵州省艾滋病防治宣传大使景伟健和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主持人荆华。影片预计在本月底拍摄完毕,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当天实现首播。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当前,贵州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检测力度的加大,贵州新报告病例逐年增加;二是地区、人群、性别和传播方式等分布不平衡。从地区分布来看,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贵阳市最多,黔西南州最少;三是晚发现比例高,大多数的感染者从医院被发现和确诊,疫情逐步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四是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方式;五是疫苗、可治愈药物等重大防治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9年第3季度,贵州省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万余例,抗病毒治疗覆盖人数达3万余例。今年全省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有93%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而其中83%为异性传播,10%为同性传播。我省不断扩大艾滋病防治的监测和检测,检测人群近800万人;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加,已有3万多人接受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同时,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多,目前有3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邱胜
编辑 韦倩
编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