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昌利带领学生禁毒宣誓
在遵义市城郊的汇川区董公寺街道办事处田沟村,遵义市第三十六中学就坐落于此,付昌利老师是该校政教处主任兼禁毒教师。近年来,该校禁毒工作在付昌利的带领下,建立健全了多感观、多角度、立体式、全覆盖的教育机制。该校2017年荣获汇川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一等奖, 2018年,付昌利荣获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教师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付昌利坦然地说:“让更多人更早更多地了解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更早地建立起防毒拒毒的意识,就是对我和团队最大的奖赏。” 2015年初,付昌利担任学校政教处主任时,学校禁毒工作只是全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极小部分内容,由于没有禁毒专职教师,上级部门到学校检查禁毒工作时,学校临时抽调老师做材料应付检查是一种常态,从学校、学生、再到家长,还普遍对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付昌利那时就深刻认识到,加强学校禁毒工作刻不容缓,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也是将学生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怎么解决学校上好禁毒课、学生主动接受禁毒教育、家长全力支持配合成了付昌利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学习禁毒知识、了解方针政策、研读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文件成了付昌利每天的“必修课”。

付昌利向学生讲解禁毒知识
2015年10月,付昌利带领学生前往遵义强制隔离戒毒所,认真聆听了戒毒所干警对全市毒情的介绍,以及戒毒人员献身说法。这次活动给了付昌利老师极大的震撼,他认为无知和好奇是走上吸毒这条不归路的主要原因,而戒毒所干警临别的一句“要是这些人早一些认识到毒品及其危害性,可能悲剧就不会上演了”。更是让付昌利下定决心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通过系列调研,付昌利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想把学校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做成专项工作的想法,学校有关领导听取汇报后大力支持,安排专项经费和抽调人力全力配合。同时,付昌利在认真分析了学校历年来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方面开展的情况后,发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老师不重视、家长不配合。部分老师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安排的各种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敷衍了事,认为禁毒教育就是一种形式。有些家长认为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实际意义不大,只有学好语、数、英、理、化、生等学科才有用,毒品离他们还很遥远。 其次是学校在禁毒教育课程安排方面较为随意,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模式,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没有专门的禁毒教材,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禁毒教育的效果。 付昌利多次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深入交流、探讨改进禁毒教育的方式、方法,收集了街道吸毒人员统计数据,周边社区涉毒案例等大量资料,并将所学禁毒知识在广大师生、家长中进行广泛宣讲。同时,他还定期邀请派出所民警到校开展禁毒教育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各班开展禁毒专题讨论,每年带领学生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师生及家长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思想认识转变了,但是学校的禁毒教育宣传工作究竟怎么抓?抓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付昌利多方收集资料,提交出专题研讨部署禁毒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不断宣传、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付昌利创造性地提炼出“一化四到位”的禁毒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立体式、系统化。科学巧妙地将禁毒教育“十个一”内容合理安排到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三月,全校观看一部禁毒专题教育影片,写一篇观后感;四月,全校上一节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五月,一个年级学生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六月,全校开展“6.26”国际禁毒日系列活动,进行禁毒国旗下演讲、禁毒宣誓和签名;七月,一个年级读一本禁毒书籍,组织一次禁毒手抄报比赛。九月,一个年级组织一次绘画展览;十月,一个年级写一篇禁毒征文;十一月,一个年级出一期内容丰富的禁毒黑板报;十二月,全校学生给父母写一封禁毒告诫信,组织一次“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禁毒知识竞赛。 课程落实做到四个到位。通过做到“八落实”和 “六有”强化禁毒教育专题课到位;通过开展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绘画展览、征文比赛活动强化课程实施到位;通过禁毒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场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相结合方式强化实践课程体验到位;通过开展禁毒园地村民开放周活动强化社区联动到位。 2015年至今,付昌利共带领教师和学生到遵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警示教育达1000余人次,向来访参观学校禁毒预防教育园地和禁毒教育长廊的单位和个人讲解20余场次。 朱坤
编辑 李志刚
编审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