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来自乌干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和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非盟、巴基斯坦的23名艾滋病防治专家访问浙江省疾控中心,就艾滋病防治策略、技术、经验及未来合作展开交流。
浙江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全球艾滋病的主要负担,加强南南交流与合作对于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场,本次南南合作各国代表就艾滋病防治的数据与监测系统、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艾滋病检测体系、感染者关怀和治疗、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互联网干预检测以及如何加强艾滋病防控领域的南南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经验分享。
随着国际间交往和合作日益频繁,新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传染病的防控任务加重,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人类健康创造条件。
浙江省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南南合作,自2013年以来,先后为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举办了10期培训班或研讨会,200多名来自非洲和亚洲国家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和官员接受培训。
同时,浙江省疾控中心也派遣专家赴巴基斯坦、菲律宾、马里、塞拉利昂开展脊髓灰质炎消除、台风救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寄生虫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援助工作,积极参加全球公共卫生合作。
据介绍,我省在防艾领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艾滋病综合监测体系、自愿咨询检测体系、实验室网络体系、抗病毒治疗医疗体系,艾滋病检测发现策略不断完善,艾滋病检测发现比例逐年上升,已发现病例治疗比例、治疗病人病毒抑制比例均达到90%,我省艾滋病整体疫情持续保持低流行水平。
与会的各国专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分享各国艾滋病防控经验及教训,未来不仅在艾滋病领域,还在其他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