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全球艾滋病最新情况——以社区为中心》报告。报告指出,减少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提升治疗可及性和终结艾滋病相关死亡进展速度正在放缓。当前防治现状喜忧参半:有些国家防治成果令人瞩目,另一些国家新发感染和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攀升。
报告显示,关键人群及其性伴侣占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一半以上(54%)。2018年,东欧、中亚、中东及北非地区新发感染者中,关键人群(包括注射吸毒者、男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变性人、性工作者和囚犯等)占比高达95%,报告数据中半数以上的国家关键人群得到综合预防服务的覆盖比例不足50%。
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约有17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16%,主要归功于东非和南非大部分地区的稳定进展。南非自2010年以来,新发感染降低40%以上,相关死亡人数也减少了约40%。令人担忧的是,新发感染在东欧和中亚(29%)、中东和北非(10%)以及拉丁美洲(7%)有所增加。
报告显示,资源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全球可用抗艾资源首次大幅下降,减少近10亿美元。2018年,共有190亿美元(按2016年不变美元计算)可用于艾滋病应对,比2020年预计所需的262亿美元还存在72亿美元的缺口。
报告提出,2018年,约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知晓自身感染状况,78%的知晓自身感染的人群正在接受治疗,86%的正在接受治疗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生存状态良好且避免了病毒传播。3个“90%”目标进展差异明显,如在东欧和中亚地区,2018年有72%的感染者知晓自身感染情况,其中只有53%的人获得治疗。(李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