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亦有立冬三候只说:
一候水始冰,意为水开始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意为土地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为野鸡一类大鸟已不多见 而海边却可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与颜色相似的大蛤。
小历史

汉魏时期,天子亲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家人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的侵入,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补冬

迎冬与贺冬
古人于立冬日迎接冬天的祭仪。向北方祭祀颛顼、玄冥之神。汉代仍行此俗。
中国岁时习俗。指冬至日的祝贺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汉代已有此俗。
立冬素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之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俗称“补冬”。在中医认为是冬至这天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而且天冷不容易上火。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相关时刻,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于冬至日开始,药性宜偏于温热养阳,但应以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主。
特别是在厦、漳、泉、台湾地区,冬至补冬是很重要的。在立冬至日补一下,是为了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调整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在中国民间一般有吃汤圆、吃豆腐、包饺子、喝羊肉汤等不同习惯。
立冬怎么能少得了温暖的秋裤呢!
没有它,就没有我们温暖的冬天,没有它,我们只会想躲在小被子里,它就是:秋裤!!!
在天气逐渐转凉之际,最最重要的一个东西不能没有!
小编的立冬要和秋裤、养生滋补汤一起度过,你的立冬怎么过呢,快去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