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晋):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4日在北京落幕。当天,中国与非洲37国共同发布《中非艾滋病防控主题会议联合倡议》。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点合作领域,中非艾滋病的防控合作将由此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携手抗击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刚刚落幕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与非洲37国共同发布《中非艾滋病防控主题会议联合倡议》。并宣布从2019年起,将同非洲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为期3年的“中非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及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认为,该项目的实施非常贴合非洲艾滋病防控的实际需求。
邵一鸣说:“在非洲,青少年尤其是女性被艾滋病的侵害特别严重,十几岁的女孩子就有比比较高的染病概率。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项目,把中国的一些青少年防治的做法跟非洲的国情结合起来,用来遏制非洲艾滋病在青少年女性当中的非常高比例的传播。”
艾滋病是世界性传染病。近年来,中国在艾滋病防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目前,中国总体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基本阻断了艾滋病经输血传播,有效控制了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实现了临床用血艾滋病、乙肝、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每年,中国为数千万名进行无偿献血、术前检测和孕产期检查等的普通人群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建立起全球最大、覆盖最广之一的艾滋病实验室网络。邵一鸣认为,中国走出的艾滋病防治道路独具特色,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邵一鸣说:“我们的经验主要是政府高度重视,中央投入大量资金,把艾滋病纳入到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当中,用疾控和医疗防治结合的这种防治策略。另外我们对疫情的预报系统也是覆盖全国和比较及时的。我们不是只有在国家层面有一个疾控中心,我们从全国到省,到市再到县,有四级机构体系。这个体系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