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的作者,连同其他9位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细述他们被感染故事,艾滋病病毒如何影响他们的健康、生活,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他们的感受和他们如何与病毒共存。

“这么远,那么近”
虽然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但这并不等于我人生的终结。
它只是象征另一人生阶段的开始。
HIV令我得益良多,也令我好好思考人生的目标及意义。现在的我想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细水长流,彼此相互爱护、关怀、尊重、踏实及有未来的感情。
现在的我学会了什么是同理心。我不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或很悲惨,因为社会上还有其他更多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关爱的人。
现在的我学会了什么是接受。接受不同的人做事有不同的方式,接受社会是一个多元及大同的世界,凡事应该多点包容与理解。
现在的我学会了什么是放下。放下过去,当下任何的怨恨及自卑自怜,并鼓起勇气尝试走出自己心中的魔障,努力向前看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我学会了珍惜,活在当下,也很庆幸自己当日决定去家计会进行测试,及早知道自己感染的事实。坦白说,如没有当日的测试,很有可能要到病发时才会知道是感染者。
“就算我只有10年的寿命我也要好好地享受。”
别人怎么看待我也不要紧,因为无论如何,我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美丽性感的个体。
我很高兴能透过难得的机会向读者分享自己的故事,为读者展示感染者的另一面。
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想选择成为感染者。是艾滋病病毒选择了我,与我的身体和平共存。
——书中一位感染者的自述的节选
没有爱,再好的药都没有用
我想我的公开及对感染的态度
最起码可以让我身边的人、社会大众
特别是未来年轻新一代
能更深入认识艾滋病
并让他们明白艾滋病病毒感染
已演变为一种长期病患
长期感染者如我
是可以很健康地存活的
2007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感染后改变了我整个人生。如果我没有感染,恐怕我可能被抑郁的情绪影响,困在死胡同里,最终极版有可能选择以自杀来解决问题。现在的我学会懂得放下执著和仇恨,学懂信任自己和别人,学懂为别人付出,学懂和别人相处,学懂如何选择子的人生,更学懂爱人和被爱。
当普遍的人认为感染艾滋病病毒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时,感染却令我获益良多,重整生命的焦点,也令我不再受抑郁的折磨。我想重点在于自己以什么角度看人生的每一件事。
我希望阅读我故事的朋友,无论什么年龄,性别,性取向,感染者,非感染者都透过我的经历,进一步了解感染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和需要,让世界成为一个与感染者共荣和平等的乌托邦。
——书中一位感染者自述节选
也许,感染是挫折,也可能是契机。有时候,在人生旅途中停下来也许是未来成就更好的自己。唯有爱,关怀,鼓励与支持,可以为他们带来正能量,重新爬起,继续上路。
其实,
比疾病更难以治愈的是歧视,
请和我们一起对抗歧视,
每一个人都应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唯一需要害怕的是,
误解,歧视和恐惧本身。
我们应当身体力行地为抗击艾滋病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