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防艾动态
    • 禁毒动态
  • 高校社团
    • 社团简介
    • 活动公告
    • 高校动态
    • 讲师团介绍
    • 历年防艾
  • 科普宣教
    • 科普知识
    • 宣教视频
    • 政策法规
  • 活动专题
    • 2022年
    • 历年专题

|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防艾动态
    • 禁毒动态
  • 高校社团
    • 社团简介
    • 活动公告
    • 高校动态
    • 讲师团介绍
    • 历年防艾
  • 科普宣教
    • 科普知识
    • 宣教视频
    • 政策法规
  • 活动专题
    • 2024年
    • 历年专题
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研进展 > 候选物在这里!抗HIV药物研制有新思路
候选物在这里!抗HIV药物研制有新思路
日期:2018-04-11  来源: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昆明4月10日电(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毅 王相斌)在艾滋病疫苗研发成功之前,抗HIV药物是防治艾滋病最有效手段。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消息,该所研究团队最新找到了一种HIV-1新靶点小分子药物候选物,成果已发表在权威刊物《科学报告》上。

  据悉,郑永唐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抗HIV病毒药物研究,并建立了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整体水平的抗HIV药物药效学评价及机制研究关键技术平台,是我国抗HIV药物筛选和研发的主要基地之一。此前,他们曾从天然产物和化学合成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系列有显著抗HIV-1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研究了其机制和构效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团队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团队合作,系统地筛选研究了包括红花五味子、狭叶五味子、小花五味子等来源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他们发现小花五味子来源的木质素化合物SM-10具有较好的抗HIV活性。通过深入研究,他们意外发现合成中间产物SJP-L-5活性远远优于SM-10。

  日前,研究团队与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肖伟烈研究员团队合作,对SJP-L-5抗HIV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SJP-L-5能有效抑制逆转录的晚期过程。他们采用一种高灵敏度探针进行南方墨点法基因杂交实验证实,SJP-L-5抑制了正链病毒DNA的合成,还破坏了病毒cPPT折翼的结构,导致下游正链DNA出现5个片段化的复制产物。由于cPPT 折翼是病毒入核的要件,它的缺失导致病毒DNA无法进入细胞核。基因型耐药和表型耐药实验均表明,有两个基因是SJP-L-5与逆转酶结合的重要位点,也是导致这种化合物新机制产生的结构基础。这项研究首次证实cPPT折翼是一个新的抗HIV病毒靶点,SJP-L-5是作用于该新靶点的新型小分子药物候选物,研究为研发新靶点的抗HIV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临床应用抗HIV药物的作用靶标是针对病毒的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和病毒进入及融合抑制剂。由于耐药性的产生,不能清除体内病毒和治愈艾滋病,发现新结构、新靶点的抗HIV药物至关重要。而天然产物因结构多样、作用机制新颖等特点,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重要候选化合物库。


昆明动物所等发现HIV-1新靶点小分子药物候选物单次注射防护20周 预防HIV感染长效抗体在猴体实验取得成功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 2007-2023 京ICP备18049993号-2
     技术支持:北京怡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