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总面积6920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8个乡镇,334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35.21万人。定边县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具有独特区位优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毒品问题作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日益突出,禁毒形势历来严峻。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定边县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戒毒条例》和“8.3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要求,以完善社区帮抚教育为核心,以健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为重点,以构建无毒社区为目标,强势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
定边县禁毒委把统一思想认识作为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从“思想认识不清,职责任务不明”入手,着力解决“由谁抓、由谁干”“无规范、头绪乱”等问题。定边县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相关部门从有利于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有利于落实帮教和管理措施、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各乡镇(街道办)克服困难优先保障办公场所,建成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专用场所,内设办公室、档案室、接待室及活动大厅。将禁毒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定边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正在全面、有序地开展,基本上达到了全覆盖。全县参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已达到185名,其中社区戒毒人员96名,社区康复人员89名。
二、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定边县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按照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整体安排,紧紧抓住学校这一主阵地,努力实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另一方面,各成员单位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禁毒宣传“六进”活动,不断扩大毒品预防教育的“朋友圈”。
禁毒民警通过积极推广“寓乐式”“体验式”“联动式”禁毒宣传活动,制作发放禁毒宣传折页和宣传品,设置固定禁毒宣传栏和永久性禁毒宣传标识等多种形式增强宣传力度和广度,通过车站电子屏幕、广场电视屏、公交车站台广告牌、禁毒宣传横幅等进行常态化禁毒宣传,不断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纵深发展。
三、落实“三个重点”,深化戒毒康复工作。
规范台账管理,实行档案管理“三统一”是定边县社区戒毒工作顺利开展的“法宝”之一,即:统一制式、统一内容、统一版式。与戒毒康复人员逐人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并逐人建档,实行双档管理(社区戒毒办公室一档,参加戒毒人员一档)。逐人建立帮扶小组,落实帮扶措施。同时,落实信息登记制度,在戒毒康复人员初始信息的基础上,随时掌握人员动态,实现了信息的动态网格化管理。定边县区吸毒人员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居民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强协作无缝衔接是开展工作的措施。一是安排社区民警为辖区的戒毒康复人员定期尿检。二是督促、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完成尿检。三是摸排辖区人员情况,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协调配合到位,重点敏感时期确保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稳定,达到零脱管。四是对解除强戒出所人员与派出所进行无缝衔接。目前,定边县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执行率均达88%。
落实帮扶安置措施是开展工作的手段。通过与司法所接洽、民政部门接洽、住房保障部门接洽、社保部门接洽的方式过滤每名戒毒康复人员,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定边县大力开展吸毒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定边县已建成3个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点。阿片类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80%以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复吸率仅10%。
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长远发展。
定边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各项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9月21日,榆林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暨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现场推进会在定边县召开,将定边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经验和工作模式向榆林市全市推广。会议期间,榆林市禁毒委组织全市禁毒相关部门现场观摩了定边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成效。会议结束后,榆林市各县区参观学习团又陆续来定边县进行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