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湘潭县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坚持高位推进,统一认识,细化职责任务,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工作措施,完善考核奖惩,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毒情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公众满意度逐步提升,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先进县市区。
早谋划,早部署,齐抓共管,合力禁毒
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年初谋划,年中督导,年末考核,定期听取禁毒工作汇报,推动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禁毒工作常态化,县级领导参与、督导禁毒工作日常化。县禁毒委各成员单位和乡镇积极认真履职,层层推动工作落实,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切实强化工作保障。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以切实满足禁毒工作实际需要为标准,逐年提高对禁毒工作资金的投入和保障,落实特殊涉毒违法犯罪人员收治经费实报实销制度,2016年收治特殊人员11人,解决收治经费40万元。同时实行“以奖励代投入”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单位完成禁毒工作、打击处理涉毒违法犯罪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了经费保障和激励的双重作用。
切实强化责任保障。制定了《湘潭县禁毒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及细则》,细化全县各禁毒委成员单位的禁毒工作目标任务,并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全县综治考评,进行分类排名。组织各禁毒委成员单位以“抓线”(抓好本系统本部门)“联点”(联系帮扶乡镇)为内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对执行不力者采用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受奖资格、不得提拔任用和给予党纪、行政处分等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抓宣传,抓教育,广泛动员,全民禁毒
着力丰富宣传形式,扩大教育面。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党委宣传部门工作规划,协调主流媒体,传承创新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禁毒宣传,2016年面向各乡镇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活动80余场,现场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余万份。针对新毒情和新受众,积极运用网站、短信和手机微信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利用公众账号向全县所有移动客户端和互联网用户推送毒品危害和禁毒常识等信息。以“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学校、企业、家庭、场所、单位、农村等社会单元开展禁毒毒品知识宣传,实现毒品知识宣传全覆盖。
着力开展特定宣传,提高针对性。针对青少年,县禁毒委组织1096名中小学老师和妇联干部进行禁毒师资培训。针对务工流、返乡流等流动人群,在道路交通、乡镇集市等地利用悬挂标语横幅、发放“致外出务工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开展毒品预防教育。针对党员干部,建立公职人员毒品预防教育考核评估机制,将禁毒知识列入县委党校教育和干部培训计划。
着力强化阵地建设,增强免疫力。拓展宣传阵地,把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城镇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和涉毒违法犯罪重点地区作为禁毒宣传的主要阵地,开展禁毒免疫教育。把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教育部门法制教育内容,发放禁毒宣传海报、宣传折页,刻录禁毒警示教育片光碟,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毒品预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江声、县一中被评为县级示范学校。
严管理,严打击,堵源截流,全力缉毒
严格管理,堵源截流。坚持联合执法,加强公安、安监、食药监等部门对易制毒化学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运输、经营等环节的监管,严防涉毒重点物品流入非法渠道。切实加强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日常检查和防控,从严打击查处场所内吸贩毒问题。公安部门以吴家巷公安检查站和出入城警务工作站为抓手,逢疑必查,严防违禁物品和可疑人员流入;同时加大对交通要道、车站、物流等重要节点的毒品查缉力度,最大限度堵截毒品内流入县。
严打涉毒违法犯罪。坚持“零容忍”、“零懈怠”、“无盲区”, 按照“打零包、破大案、打团伙、端毒窝、摧网络”的原则,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坚决遏制毒品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开展“打击盗骗毒、全力保民安”、“扫除黄赌毒”、“禁毒三年大行动”、 “百日扫毒攻坚”、“冬季攻势”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打击了毒品犯罪的嚣张气焰。检察、法院快诉快审,保持了对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近三年,因毒品犯罪被判处死刑的4人,判处死缓的5人,判处无期徒刑的8人。
严格执行禁种铲毒,种毒必究。坚持“抓宣传、抓责任、抓铲除、抓追究、抓奖惩”,加大踏查铲除力度,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禁种铲毒和检举揭发涉毒违法犯罪的积极性。全县共铲除零星非法种植罂粟苗1538株,收缴罂粟果64个,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2人。
大排查,大收戒,动态管控,科学戒毒
坚持全面核查,确保信息准确。实地走访、逐一排查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逐条逐项核对登记信息,摸排吸毒人员底数和现状,及时发现社会面新滋生吸毒人员;重嫌必检,在涉嫌违法犯罪嫌疑人中排查、发现吸毒人员,并更新到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确保吸毒人员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
坚持分级分类,实行动态管控。把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通过风险评估,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和动态管控。全面清查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推动社区戒毒(康复)深度执行,切实提高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加大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报到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处罚力度,提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到执行率。
坚持帮扶救助,实现科学戒毒。积极组织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推进就业安置,落实帮扶救助,引导和鼓励用工单位参与禁毒公益事业,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帮助他们科学戒毒,重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