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打好防艾持久战”主题宣传活动中了解到,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在考察云南时,对云南防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云南的防控策略中国领先,亚洲领先,全球领先。”西迪贝认为,云南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卓越,真正为全世界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表率。他希望,云南能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前率先实现“3个90%”的目标。
今年8月,云南省副省长高峰荣获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发的“领导与创新奖”。西迪贝在致词中再次点赞云南防艾工作,他说:“我去过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云南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云南省政府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工作的领导力和创新力堪称楷模。他们战略清晰,开放合作,工作务实,使得抗艾基层服务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云南防治模式”正在完善 “十三五”目标明确
云南省卫计委主任李玛琳说,第三轮防艾战争以来,“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格局已更加稳固和强化,省、州、县、乡、村防治网络更加巩固和完整,功能齐全、运行畅通的“云南防治模式”正在进一步健全完善。
据第三方评估显示,仅第三轮防艾人民战争期间,云南就少感染2.17万人,避免了2.37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死亡,减少因艾滋病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39.8亿元。云南省艾滋病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曾经的艾滋病重灾区已转变为综合防治示范区。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云南将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全省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人数不少于5千万人次;二是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新入组治疗人数在5万人左右,开展单阳家庭治疗达90%以上;三是对吸毒人群在500人以上的县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率达100%;四是实施阳性孕产妇阻断成功率达98%以上。
全面总结经验 力争2020年实现“三个90%”目标
“不仅如此,第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开展以来,云南防艾工作也不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专业机构、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陆林说。
“总结我们过去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主要体现在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检测和感染者管理、艾滋病临床治疗、关怀救助、母婴阻断等6个方面。”陆林说。
多年来,云南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国家的规划要求,全面总结多年来的防控经验,充分履行各级政府在防艾中的主体责任,发挥体制优势,依靠法律、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力争在2020年实现“三个90%”的目标,为中国乃至全球防控艾滋病贡献力量。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抗击艾滋病2020年目标,即率先实现“一个拐点”“两个阻断”“三个90%”,即:全省新发感染率下降的拐点,输血传播阻断和母婴传播阻断,实现HIV检测发现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病毒抑制率达到90%。
投入防控经费44亿 全省疫情稳定
云南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艾滋病流行最早、疫情最重、防控最难的地区,是中国防治艾滋病的主战场。在过去的13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展了史无前例的三轮防艾人民战争,共投入艾滋病防控经费44.85亿元。
目前,云南99.7%的乡镇具备艾滋病快速检测能力,累计检测了5582万人次,共有237个医疗机构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83个NGO组织参与防艾工作,累计治疗87385人,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83%,注射吸毒、暗娼新发感染率已分别下降57.1%和85.3%,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已下降到4.35%。
“全省大部分地区疫情稳定,德宏州整体疫情出现下降拐点。昆明、大理、临沧、文山、红河、楚雄、保山、玉溪、昭通疫情平稳。”陆林说。
从云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情况来看,这部分人群的生存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生命得到延长,全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状况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防艾人民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陆林的分析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