慑于公安机关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打击和全社会参与的禁毒人民战争,制毒分子选择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作为制毒窝点,妄想着发一笔“横财”。还没等站稳脚跟,这个刚潜入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的特大制毒窝点就被警方“一锅端”。
今年3月,重庆、广东等省市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密切配合,掀起了打击制毒贩毒的高潮,永川区公安局积极主动出击,一举摧毁以胡某某为首的特大制毒团伙,捣毁氯胺酮制造窝点1个,抓获制毒犯罪嫌疑人胡某某等17名涉案嫌疑人,缴获氯胺酮1.2吨。此案系重庆市打掉制毒工厂规模最大、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案件。

三月的重庆永川区红炉镇深山,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不同以往的气味。
细心的村民突然发现,这个地处偏僻的山沟沟里,最近常有一些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人进出,在一处废弃已久的板房内忙活着什么,不禁让人心生疑窦。这个废弃板房远离村居、道路,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进出,很是不方便,谁会在这里加工呢?
与此同时,3月初,永川警方获取一条重要线索:一群广东口音男子相继进入永川区,行踪极为诡异。经对线索进行细致核查,警方确认系外省籍制毒人员于近期潜入重庆,欲避开警方视线,隐蔽生产、制造毒品。
犯罪分子异常狡猾,人民警察一身正气,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即将在此上演……
鉴于案情重大,为了尽快摸清该制毒团伙的组织架构,打掉这个潜伏在永川的制毒窝点,重庆警方迅速联合广东惠东警方成立联合专案组,部署开展专案侦控。
通过进一步外围侦查,警方发现该团伙在到达永川之前,还曾在四川和重庆武隆等地选择制毒点,最终永川这片深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制毒分子所看中,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的行踪早已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虽然掌握了制毒分子已经进入永川,企图在此制造毒品,但是制毒具体地点、团伙组织架构等情况,专案民警对此知之甚少。民警马不停蹄地开展侦查工作,通过数日与犯罪分子的斗智斗勇和巧妙周旋,最终将制毒窝点锁定在永川区红炉镇的一片深山里。
为避免打草惊蛇,实现一网打尽,专案民警没有贸然采取行动。3月8日,专案组派出具有过硬野外侦查经验和特种作战能力的侦查分队,翻山越岭,徒步在深山里苦苦搜寻一整天,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锁定了制毒工厂的准确位置,全面摸清了涉案人员组织架构、活动轨迹,准确掌握了制毒地点和周边地形地貌等重要情报。
专案民警初步分析,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制贩毒案件,它组织严密、分工有序,现场负责、制毒技师、运输转移、后勤保障、放哨观察都安排有专人各司其职,首先由制毒团伙主犯负责在重庆选择场地,随后将制毒原材料从市外运输至制毒地点,同时,制毒技师进入制毒工厂,只需短暂几天时间,就能制成大量毒品,并立即运出重庆,制毒工厂随即废弃,相关证据将灭失,犯罪分子也将逃跑、隐匿。

该制毒工厂背靠原始森林,位置偏僻,荆棘丛生,周围均是山崖深沟,地势“易守难攻”,仅有一条独路能够到达,狡猾的制毒团伙还在距离制毒点约2公里处设置了反侦查岗哨,正面潜入实施抓捕十分困难,侦查和抓捕工作面临极大的难度。
贸然行动有可能打草惊蛇,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有可能贻误战机,专案组面临两难的选择。
结合侦查情况和制毒活动规律分析,专案组制定周密的抓捕方案,决定在3月9日凌晨出击,由制毒加工厂后方潜入实施收网行动。
9日凌晨,专案组调集武警、特警等警力200余人,翻山越岭徒步行进,沿着白天从制毒加工厂后方悬崖峭壁开辟出的一条临时通道,在无任何照明设备的情况下,手拉手脚跟脚,历时3个小时,接近到制毒加工厂附近,对该制毒厂点构建了多层包围圈。

凌晨6点,指挥员果断下达抓捕指令,突击抓捕组匍匐前行至制毒现场附近后发起突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制毒窝点发起“总攻”,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成品、半成品毒品氯胺酮共计1.2吨。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协助下,专案组利用警犬、无人机和人力搜索等方式,又陆续将逃窜至周边深山老林里的9名犯罪嫌疑人抓获,随后在广东抓获3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该制贩毒团伙被彻底摧毁。 在专案民警的共同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下,这场缉毒“歼灭战”取得丰硕战果。硝烟散尽,红炉这个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巍巍青山,岂容肮脏交易玷污;朗朗乾坤,岂容毒品祸害人民,公安机关将一如既往抓好禁毒工作,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