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30厘米高的铁质茶叶桶内,装着密封好的15公斤冰毒;一个绿色茶叶袋内装着1公斤海洛因……7月17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了解到,该支队破获今年迄今为止全疆最大一起毒品案件,警方现场抓获一名嫌犯,缴获毒品16公斤。
今年初,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获得一条线索,有一名四川籍吸毒人员到处打听如何用冰毒交换海洛因。通过对此人调查,警方了解到,这名吸毒人员名叫李军(化名),来乌鲁木齐时间不长,换取海洛因的目的是为了供自己吸食。
随后的两个月,民警围绕李军开展大量摸排走访工作,追踪其活动轨迹,摸清其活动规律,锁定其主要活动区域。由于李军经常选择人烟稀少的地点活动单独活动,反侦查意识强,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难度。
6月初,警方再次得到线索,李军比较着急,想用冰毒换取海洛因。于是,民警假扮毒贩,与李军取得联系,询问其有多少冰毒可以交换?
李军说:“你们有多少海洛因,我就交换多少。”根据李军的描述,民警判断,其手中很可能藏有大量冰毒。
6月30日,李军与民警联系,问何时可以交换毒品?禁毒支队三大队领导经过分析研判,决定将交货地点定在李军经常活动的九家湾附近,等李军来换货时,来个人赃并获,然后摧毁其藏毒库房和贩毒链条。
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民警从10时40分蹲守了3个多小时,到14时,李军打来电话说:“我最近有重要的事,交换毒品的事等一等再说。”
此时,民警得到一个新线索。7月1日12时,李军抱着一个长宽高各为一米左右的正方形大纸箱,进入其居住的小区后,再也没有出来。
民警经过走访获悉,李军的生活规律非常简单,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待着。有时即便外出,也是异常谨慎,每走几步都要回头看看。当天17时许,民警拉下电闸,想“逼”李军出来,但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李军居住的房间还是没有任何声响。
19时许,房门突然打开,睡眼惺忪的李军准备换鞋出去,守候在楼道里的一组民警冲上前将其控制住,一组民警夺门而入。面对突然出现的民警,李军束手就擒。
随后,民警从其房间卧室衣柜下层搜出藏匿毒品的红色铁桶一个,白色铁桶4个,缴获冰毒共计25包,重约15公斤;另从衣柜上层的绿色茶叶袋内缴获海洛因2块,重约1公斤。
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李军今年50岁左右,重庆人,以前承包工程,自己有一家公司,经济实力很强,后来到昆明发展,生意不顺利,染上了毒瘾,从此再也没心思干工程,整天为毒品奔波。期间,他认识了很多吸毒人员,一步步把家产败光,最后沦落为贩毒团伙的骨干成员。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军因涉嫌运输、贩卖毒品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