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运输毒品作为毒品犯罪的重要一环,已成为毒品犯罪的重要表现形式。记者从6月23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长途客车运输毒品案件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北京作为外来毒品的销散地和中转地,长途客运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已成为运输毒品犯罪案件的高发区。
该院对近三年来审理的此类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该院共审理一审运输毒品犯罪案件102件,其中借助长途客运车运毒案件24件,占比23.5%。乘坐长途客运车携带毒品已成为运输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呈逐年上升态势。
案件特点及原因分析
该院所辖丰台区等区内的六里桥、丽泽桥、大红门等长途客运站,均有运输毒品案件发生,案件分布相对广泛。毒品来源地相对集中,其中始发地多为广东、湖北、河北等地。
此类案件从运毒方式看,简易背包或手提袋藏毒方式普遍。从运毒数量看,涉案毒品数量大。从乘车方式看,站外上下车方式普遍。为逃避安检和抓捕,犯罪分子普遍采取长途客运站外上下车的乘车方式,上下车均不进站,在长途客运站周边或在高速路口、服务区等地上下车。从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看,采取站外上下车乘车方式占到此类案件的82%,给此类案件的侦破和抓捕带来极大困难。
犯罪分子之所以选择乘坐长途客车运毒,主要是部分长途客运车司机贪图利益,违规站外揽客,随意上下客,不但影响交通秩序,而且由于无需身份证实名查验票、无法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检,给毒品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部分长途客运车不按规定线路、班次、站点运行,随意卸客,即喊即停,虽有便利乘客的考虑,但非站点停车,一方面乘客的人身安全难有保障,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也给毒品犯罪分子逃避侦查以可乘之机,公安机关往往难以有效追踪毒品犯罪分子的下落,不好把握抓捕时机。
另外,部分长途客运汽车站安检流于形式,安检人员把关不严,安检设备陈旧,难以有效识别毒品疑似物。
部分长途客运汽车未安装监控设备或监控设备长期处于故障状态,难以对车内状况实时监控,对上下车乘客衣着容貌、携带物品等情况难以做客观记录,无法固定证据,导致部分运输毒品犯罪案件因证据不足难以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