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10月10日电 “云南省第三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开展5年来,云南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目标责任管理,对防治艾滋病工作做到早规划、早研究、早部署,已形成各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认真履职,全社会广泛动员、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并将防治体系延伸到了村级一级。”近日,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云南的政策支持机制越来越完善,除国家、云南省出台的法律法规外,各级地方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也出台了许多地方政策。”该负责人介绍说,比如,红河州在开展第三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中,州委、州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红河州第三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的工作目标、经费保障及各部门工作职责,为防治艾滋病提供了制度依据。
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2011-2015年,中央、省、州(市)、县(市、区)各级财政累计到位使用的防治艾滋病专项资金达256,942.71万元,较2008-2010年增加了176,494.6万元,增长219.39%。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人员逐年增加,力量日趋加强,培训重心下移,取得良好效果。云南省瑞丽市针对乡村医生力量不足的问题,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机制,2014年培养21人,2015年培养40人,2017年第一批将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这对农村防治艾滋病力量会是有力的补充。
据了解,随着第三轮人民战争的深入,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逐步向纵深推进。如红河州将每年10月定为全州艾滋病防治进村寨宣传月,并首家开通“红河防治艾滋病”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宣传解读防治艾滋病政策,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接受网友咨询,效果显著,目前城镇居民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6%,学生达98%,农村居民达92%,农民工达92%,校外青少年达93%。瑞丽市中小学幼儿园禁毒防治艾滋病教育覆盖率已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多部门合作防治艾滋病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多部门参与和合作日趋规范化。多部门合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已不局限于防治艾滋病委成员单位,如组织部和党校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防治艾滋病政策倡导培训等等。各级防治艾滋病委办公室能力显著提升,在促进多部门参与和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等考核监督机制,有力地促进多部门参与责任意识的形成和稳固。”(歹永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