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9月26日电(记者朱峰)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跑长途的大货车司机吸毒开车现象近年来增多,并呈现出小圈子群体化趋势,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毒驾惩罚举措不够严厉,一些司机存在侥幸心理。事实上,近年来,毒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一大“杀手”,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一个县一天查获6名毒驾者
8月25日下午16时许,河北省武强县公安局民警在307国道一处公安检查站进行暑期安保检查,一辆山西牌照的大货车上司机柳某鹏神情紧张,民警对他进行了尿检,结果显示冰毒和摇头丸呈阳性,民警又在货车上搜出吸毒工具1套和冰毒2.26克。当天,武强警方一共查获了6名毒驾人员。
“8月以来,我们民警在交通要道对过往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查获了13名毒驾司机,其中12人是大货车司机,这些货车司机多来自山西,从山西运煤等物资到沿海省份。”武强县公安局副局长宋保宁说。
据被查获的大货车毒驾司机王某明讲,他是在车上吸食的毒品,主要为了开车时提神,一起同行的司机也吸,用烤火的办法通过自制的冰壶吸食毒品。记者看到他们自制的冰壶是用矿泉水瓶做的,上面有一根软管和两根吸管,比较简单。
“在一些国道省道停车休息、加油加水的地方,就有人向我们兜售毒品,山西经常跑长途的司机都知道,这些毒品都经过加工处理,毒性轻,少量吸食只会让自己更精神,不瞌睡,一气能跑个三四百公里。”毒驾司机王某忠说。
“毒驾”比“酒驾”危害更大
近年来,吸毒后驾驶车辆肇事肇祸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新问题,成为威胁群众安全的一大“杀手”。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涉及“毒驾”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超过1560人死亡、超过4930人受伤。
权威测试显示,“酒驾”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毒驾”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人吸毒后往往会出现幻觉,导致驾驶人脱离现实场景、判断力低下,甚至完全丧失判断,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些大货车司机表示,毒驾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背后老板给他们下达指令,必须用最短时间拉完一趟货,以追求最大利润。尤其是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大,老板不断压缩成本,希望司机提高行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