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成立了由校长牵头,以教育处、教学处、团委、化学、生物、心理、历史、政治教研组、医务室、年级组为依托的禁毒教育工作体系,切实保证该项工作全面覆盖校园;邀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向全校师生宣讲毒品的危害、普及毒品知识,做到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长抓不懈;学校每年拨款一定数额作为禁毒教育活动的专项经费,确保每项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建立了相应的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基地,配置了声、像、图等一系列禁毒教学资料和设施。正是有了这些可靠的保障,使得我校的禁毒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搭建多渠道的禁毒教育工作体系,主要通过日常普及、主题活动、课程渗透等多种渠道加以实施。
禁毒教育的根本,是要让师生认清毒品的危害从而远离毒品、远离犯罪。因此我们通过相关资料的张贴,班校会、家长会的不同讲话,宣传禁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校园安全周”禁毒影视资料的播放,用血淋林的事实警示大家;通过每年“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的活动,引发师生对于禁毒教育的思考;通过组织学习《防毒禁毒基础知识》、《法制教育读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本》的读本,使全体师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及预防、戒毒、禁毒等相关常识;通过校内手抄报、征文、禁毒知识竞赛等活动,将禁毒预防知识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增强他们拒毒防毒的意识。
以每年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在学校掀起毒品预防教育的高潮。触目惊心的教育展板、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内容详实的专题讲座、严肃沉重的签名活动,每年的这个时候,学生都会成为毒品预防的真正主体,良好的禁毒氛围被一次次升华为师生们对这一严肃话题的理性认识。出一期禁毒专题板报、听一场禁毒报告、举办一次禁毒图片展、看一部禁毒好电影、组织一次禁毒班会、写一份禁毒教育心得,师生们用他们的方式践行自己抵制毒品的承诺。
要想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坚定意志,则必然依靠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比如在高中化学选修1教材的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与毒品健康教育直接相关(目前选修1模块北京是规定所有中学生必学模块)。教材本节内容基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主体,专门讨论了正确使用药物的问题,介绍了所谓毒品是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物,吸毒的危害巨大。教材在资料卡片栏目中还专门介绍了鸦片、冰毒、海洛因、吗啡等毒品,在课后练习中也专门设置了习题讨论吸毒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讨论。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合理整合教材资源,通过丰富的学生讨论、教师资料呈现、强烈的图片视频冲击等教学手段,明确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所作出贡献的同事,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几种常见的毒品名称、知道常见毒品的典型危害、知道禁毒日;能够说出我国禁毒工作的主要方法和主要成就;通过讨论、分析,帮助学生不仅树立保护自己,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懂得抵御外来的诱惑与侵害,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参与禁毒的主人翁意识。
除此之外,在政治、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从鸦片战争到大批列强强加给我们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旧中国饱受毒品的危害,感受到毒品给整个民族带来的切肤之痛。在生物学习中,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毒品的构成,对神经生理机制的作用机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给人类身心带来的深切危害。在心理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吸毒成瘾青少年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毒品给青少年、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信心和决心。禁毒教育正是在这样一个个鲜活的课堂中深入开展、渗透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毒品预防教育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因此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我们将禁毒教育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是非观念和审美情趣结合起来,与引导学生交友谨慎,不盲目猎奇,不涉足电脑网吧等未成年人禁入场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研究表明,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个体,常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因此容易接受毒品产生的直接效果、奇特感受,却难于经过综合分析、抽象概括后认识毒品的危害本质。大多数吸毒人员没有从正规的渠道获得过关于毒品的知识,并不了解毒品的实际危害,而知道国家关于禁毒的相关法律、法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法制教育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减少乃至杜绝青少年吸毒的有力屏障,我们通过模拟法庭、心理剧演绎等活动,以一种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禁毒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形成禁毒意识,自觉维护公共生活。
毒品预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使毒品预防教育形象生动,将枯燥的毒品预防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学校利用完善的互联网发布平台,使禁毒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利用网站传递禁毒教育信息,进行网上禁毒调查、知识竞赛等,参与禁毒宣传,发挥学校强大的辐射作用。
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一致,发挥家庭教育作为毒品教育主战场的作用,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毒品知识和教育子女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与评选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要求家长以其特殊而有效的身份影响子女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力争禁毒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