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使机体免疫功能遭到破坏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传染性疾病。
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是,艾滋病病毒的生存条件很苛刻,必须在特定的人体细胞中“栖息”,离开了人体这个环境,在外界生存力很弱,很容易死亡。
一般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一起吃饭、喝饮料;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上同一所学校;购物、使用钞票;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人们谈“艾”色变,不仅因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让人难以启齿,还因为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虽然艾滋病不能治愈但是可以治疗,感染了hiv病毒并不会立即发病,而是一般要经过8年-10年的潜伏期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在这段时间,感染者外表与正常人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远离艾滋要做到洁身自爱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其中,性接触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到避免经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呢?首先要自觉遵守性道德规范,自尊、自爱、自重,切断通过性接触感染性病、艾滋病;其次,在性生活中,尽量使用安全套;另外,如果怀疑得了性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疗帮助,接受规范治疗。
如果已经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以在发生高危行为4周后到市、县两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如果艾滋病抗体检测阴性则应该在发生高危行为的12周后进行复检。
怀孕的母亲如果感染了艾滋病,就有可能传染给新生婴儿。实施母婴阻断,可以有效降低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儿的危险,母婴阻断措施包括服用母婴阻断药物、实施剖宫产、人工喂养等。
做好个人的清洁卫生,不要在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伤口;不要和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要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人的希望
目前,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感染了艾滋病也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但是,如果感染了hiv可以服用药物来减少体内的hiv数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医生会推荐使用包括至少3种抗病毒药物的强效联合方案。这些药物虽然还不能达到治愈hiv感染,但它们有助于使机体保持健康,延长生命。实际工作中,有些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发现,在进入艾滋病发病期后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也大大降低。
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一旦启动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服药。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漏服,将降低治疗的效果。对于感染了艾滋病的患者,保持平和阳光的心态,坚持适当的锻炼,合理平衡的膳食,则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关心患者让爱与我们同行
艾滋病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家庭而言,危害都是极大的。为了关爱这些艾滋病患者,国家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就是对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一关怀即把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
为了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此外,还规定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如: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