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小县城查吸毒这么厉害。”近日,3对外地男女在江西省吉安市市区吸食毒品后,出于“安全”考虑,选择邻近的吉安县城某星级酒店入住,哪知刚刚安顿下来,就被当地禁毒大队民警查获。
禁毒形势日益复杂,面临的工作难题越来越多,吉安县公安局迎难而上,在警力调度、工作领域、宣传教育等方面深挖潜能,不断扩大禁毒战果。2015年以来,吉安县公安局破获涉毒刑事案件21起,刑事拘留45人,查处涉毒行政案件78起,查获涉毒人员数同比上升48%。
考核指挥棒调度禁毒力量
4月12日,吉安县公安局君山派出所接到一起小情侣发生口角纠纷的报警,从两人亢奋的情绪和有吸毒史的登记中,民警很快推断出事情缘由。事后证实,两人尿检均呈阳性,争执因吸毒而起。
小情侣口角背后竟是一起吸食毒品案,这令周边群众连连称奇,但对民警来说却是尽在掌控。吉安县公安局要求社区民警对有涉毒违法犯罪的人员定期家访,实行动态管控。管理效果纳入年终考核,与民警业绩挂钩。家访制倒逼社区民警精准掌控辖区涉毒情况,从而提升了预防和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能力。2015年以来,社区民警查获吸毒人员65名,成为禁毒工作的中坚力量。
为寻找新的破案增长点,刑侦部门也高度关注涉毒人员。刑警发现很多盗窃电动车类案件是吸毒人员所为,依此思路盯人找线索,成功破获了刘某等吸毒人员盗窃电动车电瓶系列案件,涉案电瓶达100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刑侦部门破获类似案件1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打掉盗窃团伙6个,打断“以盗养吸”链条。
开放型思维拓展禁毒领域
一个偶然的机会,民警发现部分便利店卖吸管竟有蹊跷,而且还有裁剪好的锡纸卖。4月18日,民警传唤了在某便利店购买吸管和锡纸的范某。经调查,范某承认自己吸食了毒品,其尿检也呈阳性。
“以前吸毒工具都是‘瘾君子’自制,现在竟有不良商家代劳并从中渔利。”于是,民警开始把便利店列入禁毒工作领域。顺着便利店这条线索,民警先后查获吸毒人员3名。此后,销售吸管、锡纸的便利店大大减少。
“宾馆、KTV、酒吧,历来是禁毒清查的重点,但久而久之形成定势,也束缚了工作思路的拓展。”吉安县公安局开放思维,把禁毒清查的领域向前向后延伸,不仅关注吸毒工具来源领域,还从“瘾君子”发泄方式上探新路,使清查涵盖涉毒的每个细节。
民警发现,“瘾君子”吸毒后不仅爱唱歌蹦迪,还爱玩某款游戏。根据这一规律,民警对进出各游戏场所的人员进行仔细甄别,很快从举止可疑的玩游戏者中查获吸毒人员18名,还顺藤摸瓜抓获贩毒人员2名。
社会化共享扩大禁毒宣传
4月7日下午,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全校联动,各班同步召开“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按照统一的议程和内容,班会借用《弟子规》中“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引入主题,各班班主任进行禁毒知识讲座,并组织知识问答游戏,还带领同学们宣读“坚决抵制毒品”的承诺书。师生们纷纷表示,大规模的班会活动使自己防毒拒毒意识更加清晰、更加强烈。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极为关键。“与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深度合作,共享社会平台,禁毒宣传才能传播更远、覆盖更广。”吉安县公安局主动与教育部门联手,选择条件好的学校设立百米禁毒宣传长廊、禁毒宣传教室,进行禁毒主题班会教学试点。试点中好的经验成熟一个推广一个,逐步实现全县学校全覆盖。校园之外,吉安县公安局还积极争取宣传部门支持,把禁毒宣传纳入“道德讲堂”,借助“道德讲堂”的影响力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广泛宣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多次吸毒的李某被民警查获,与其相依为命的母亲却患严重风湿病,生活不能自理。正当民警陷入两难之际,社区、镇政府、民政部门伸出援手,解决了李母进敬老院事宜,民警得以顺利将李某送往强制戒毒场所。2015年以来,全县有8名吸毒人员被亲属主动送强制戒毒场所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