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甘肃省禁毒师资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全省禁毒师资培训班开班典礼在甘肃省警察职业学院举行。甘肃省禁毒师资培训计划2-3年内在全省每所中小学校培训一名毒品预防教师,全面推进我省学校禁毒教育工作。
甘肃省部署禁毒措施,把毒品预防教育融入文化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建立学校禁毒工作制度,健全毒品预防教育体系。这样的做法,无疑值得推崇和期待。
近年来,新型合成毒品不断涌现,迷惑性日益增强,青少年群体越来越容易受到毒品的威胁。据国家禁毒委2014年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登记吸毒人数为295.5万人,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名。其中滥用新型合成毒品人员占总数的45%,合成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K粉等)滥用人员中八成为35岁以下青少年。据戒毒机关的统计,吸毒青少年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当。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一旦沾染毒品,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学校、家长及全社会都应该及早介入,进行防范。同样,吸毒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表明相关部门必须将禁毒工作的关口前移,并树立“从娃娃抓起”的前瞻意识,强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跟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禁毒教育从未成年人抓起,要避免死板教化和“运动式”的教育,应当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扎实推进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工作,实现学生教育的全覆盖,使这项禁毒工作在学校呈现常规化、经常化和系统化,并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达到校园拒绝毒品的目的;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可以设立毒品危害展览厅,通过请孩子进行现场体验,或到戒毒所听戒毒人员现身说法,以加深对毒品危害的印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毒品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给社会造成的极大危害。
总之,甘肃省全面推行学校禁毒教育工作值得推崇。普及毒品危害的关键是抓住学校教育阶段。毒品预防教育就像给青少年注射预防针,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所以,深入推进禁毒教育“进校园”工作,实现大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禁毒措施。建立禁毒工作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知能力和抵御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拒毒、识毒、防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