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昨日是第27个世界防艾日,记者从市防艾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艾滋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处于中度流行区,全市总人群艾滋病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注射吸毒传播占年度报告hiv/aids的比例从2008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7%,母婴传播率由2008年的5.88%下降到目前的1.3%。而针对市民关心的如何预防、远离艾滋病,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记者采访了市防艾办工作人员邓女士。
艾滋病及其传播方式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与全世界站在了共同抗击艾滋病的战线上,而在2011年最新的有关艾滋病的报告统计中,云南省hiv感染者有1.2万例,列全国第二位,aids病例2.85万例,列全国第二位,死亡2.84万例,列全国第三位。大家从一些影视作品及宣传广告里都知道,一旦患上艾滋病,人生就陷入了无止境的黑暗,那艾滋病患者是如何感染和患上这种疾病的呢?邓女士介绍,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播,一是血液传播,输入被hiv病毒污染的血液或是血制品,非法采供血,共同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器械,人体组织器官感染等可传播艾滋病;二是性传播,男女或男男之间不完全的性行为可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就越大;三是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是哺乳时,把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是婴儿。据了解,中国目前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仍以注射吸毒为主,约占70%,然而流行趋势表明,性传播已逐步发展成主要途径,全世界hiv的传播四分之三为性传播。
如何远离艾滋病
生活中,多数人均是“谈艾色变”,觉得艾滋病人及其患者非常可怕,事实上,我们应该多给予艾滋病人关爱,同时也应该掌握正确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在生活中,大家要做到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不发生婚外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这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制品,并使用一次性合格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对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阻断、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感染的可能性;共同使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