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预防为本。近年来,为全面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吸毒人群滋生蔓延,云南省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阵地,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常态化实施”的新路,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化体系,全面提升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目前,全省30945所学校实现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全覆盖。
作为全国“不让毒品进校园”项目试点之一的曲靖市,全市学校实现了学生接受禁毒知识教育、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在校学生无涉毒行为、家长禁毒知晓率“四个百分百”的目标,其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扭转屡打不绝、越打越反弹的局面
云南毗邻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特殊的地理区位,使之成为全国禁毒工作的主战场,也是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双重危害的重灾区。多年的斗争实践证明,云南为遏制“金三角”毒品入境内流,减轻境外毒品对全国的危害作出了巨大贡献。
毒情日趋严峻,禁毒工作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备受掣肘。一些基层禁毒民警痛心地说:“当我们远到边境、其他省市缴毒品、抓毒贩,把奖章奖牌领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家园已不再安宁祥和,身边不少青壮年已陷入毒海难以自拔了。”
目前,云南吸毒人员总量持续增长,35岁以下青少年占查处吸毒人员的七成;新发现吸毒人员中18岁至35岁占比较大,滥用海洛因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滥用合成毒品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郭有兵表示:多年禁毒实践证明,只要吸毒群体的毒品需求存在,往往打击力度越大、供给减少,暴利的刺激更能加剧毒品的走私贩卖,并伴随着吸毒人群的不断扩大,毒品越打越多、毒品问题愈演愈烈。
应对毒品问题的一个基本着力点就是预防为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对此做了专门部署,要求建立由各级禁毒部门牵头、党委宣传部门协助、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民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方针,并用一章的内容对“禁毒宣传教育”做了专门规定,足以见立法者的意图,以及立法的精神和价值取向,禁毒宣传教育被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郭有兵认为,禁毒的关键在于减少需求、减少需求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的重点在学校。做好青少年这个庞大而染毒高危群体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是有效遏制吸毒人员新滋生、萎缩毒品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的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
云南已把重视毒品预防教育从口号变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并在禁毒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使禁毒工作由过去的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出击、公安机关孤军作战转变为全民参与、封闭式宣传教育转变为开放式宣传教育。通过几年的坚持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吸毒人员增长的势头,全省在册吸毒人数排名从原来的全国第一降至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