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种类多样化、吸食毒品异地化、贩卖毒品专业化、涉毒人群普及化、参与人群固定化、涉毒活动隐秘化、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交织化。这“七化”,是上海目前禁毒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虽然在国际禁毒大势的压力下,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从种植园地到消费市场逐渐萎缩。但冰毒等新型毒品的“异军突起”,已让禁毒受到新的挑战。据警方透露,近年来,冰毒已逐渐成为上海毒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在一些娱乐场所,“溜冰”、嗑摇头丸、尝“开心果”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对新型毒品认识不清,一些白领也因为疏解压力、图新鲜、经不住引诱,加入吸毒者行列。
要让毒品消费市场萎缩,需要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搞好禁毒宣传,则必须破除许多人的误区。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听到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可能会感到害怕,但对于冰毒、摇头丸、K粉等同样是毒品、同样会成瘾、同样危害巨大的药物,却等闲视之。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主要破坏的是人的免疫系统,吸毒者很容易百病缠身,但对于社会的破坏是间接的,大多是为筹集毒资铤而走险,衍生偷窃、抢劫等犯罪活动。冰毒等新型毒品,破坏的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药物性精神病。一些吸毒者会产生被害妄想,无视社会秩序,直接给公共安全造成巨大隐患。据警方调查,去年发生在外环线上的10多辆汽车被砸的事件,当事人就是刚刚吸食了冰毒。近年来多起跳楼事件,也与吸食冰毒有关。
冰毒之毒,有一个直观的例子。上海缉毒刑警在北京参加公安部培训时,曾看到过吸食冰毒者死亡后的大脑解剖。专家介绍,每吸食一次冰毒,高度兴奋下,人的大脑皮层上会形成一处水泡,水泡破裂后,就留下一处疤痕,许多长期吸食冰毒者,大脑上可谓千疮百孔。一旦达到承受极点,就会恶化为精神疾病。
当你的手伸向毒品前,想想千疮百孔的大脑,也许可以击破那“短暂天堂”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