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禁毒基地曲晓光、北师大李庆安教授与云南徐老师、北师大研究生、博士生座谈课件

图为京滇两地禁毒教学互动实况

图为京滇两地禁毒教学互动实况
2014年10月24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初中一年级的50名师生们聆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禁毒教育课。这堂课的主讲教师是2014年国家禁毒委员办公室评选出的全国禁毒优秀教学课件一等奖的获奖者,来自云南保山昌宁示范一小的徐景湘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庆安教授亲自带领博士生、硕士生和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部分工作人员一起现场观摩授课。
云南是全国禁毒防毒的重点区域,禁毒教育在当地长期而广泛地开展。徐景湘老师在一线的禁毒教育和志愿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宣讲模式,徐老师将戏剧表演、模拟现场、敲击说唱、绘画艺术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在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掌握了识别毒品、预防吸毒的初步知识,认识到毒品巨大的危害从而坚定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决心。
在这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徐景湘老师展示出贴身携带的一幅未完成的画作,画面上蓝天白云环绕下,一颗大大的微笑的心格外醒目。心形图案的左半边,云南的同龄人印下各种颜色的手印,右半边留下的空白仿佛正在发出邀请,邀请北京的中学生朋友坚定地伸出双手。同学们在图画的感召下纷纷走上讲台,勾勒出自己小手的轮廓,京滇两地少年就此隔空携手,禁毒防毒从自己做起。
观摩本次禁毒教学活动之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李庆安教授、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副主任曲晓光主持召开了禁毒教学课件现场座谈会,徐景湘老师和北师大的博士生、研究生及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的讲师们畅谈禁毒教学心得,对禁毒教学课件进行了研讨和座谈,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同时大家也一致感到禁毒教育进课堂重要性,相信在政府相关部门、学界、教育界、社会团体以及全社会联动合作下,“零毒品”的蓝天会更蓝!
此次活动也是响应“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今年倡导的“禁毒教育进课堂,社会实践落基层,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号召,作为首批“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成员单位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着“成瘾者心理干预计划”的课题研究,由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研究生组成的项目课题组目前已完成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