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主题为“齐心协力 扭转潮流”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艾滋病防控领域的许多官员和知名专家都对全球抗艾形势表示谨慎乐观。
墨西哥:抗艾成果显著
墨西哥政府的抗艾目标是“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墨西哥是南美洲毒品原料种植地向美国运送毒品的重要通道,该国吸毒人数呈逐年增加之势。为此,墨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比如在边境城市高危社区发放避孕套、实施艾滋病病毒快速检测和卫生保健教育等。2008年,艾滋病被纳入墨大众医疗保险体系,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都可以接受免费治疗。另外,墨政府还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建立了艾滋病孤儿收容中心。2011年,墨政府共投入1.5亿美元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2012年,该款项将增加10%。
俄罗斯:抗艾形势严峻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机构的数据显示,与全球走势相反,近年来俄罗斯等国艾滋病疫情有扩大之势。目前俄登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60万人,仅去年就新增6万人,并且趋向年轻化,其中约75%的人年龄不到30岁。艾滋病在俄蔓延,除了与毒品泛滥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外来劳务人口增多有关。近年来,俄加大了艾滋病防治的资金投入,近3年来,这一领域的预算增幅均超过40%。俄还出台一系列国家卫生项目,促进解决吸毒问题,建立统一的联邦康复体系,向吸毒人员提供持续、系统的医疗救助。但是,目前俄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严重阻碍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印度:全面防控艾滋病
印度官方报告显示,由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等抗艾手段的普及以及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到位,印度艾滋病死亡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成年人艾滋病发病率从2000年的0.41%降至2009年的0.31%。为防控艾滋病,印度专门成立了艾滋病防控局和国家艾滋病控制组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先后发起3次全国艾滋病防控计划行动,其中第三次行动重点在采取目标干预措施,改变艾滋病高风险人群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以及引入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参与。印度还通过非政府组织和以社区为单位的组织对艾滋病高风险人群进行防控,目前全国已建立1785个小型组织。
南非:艾滋病蔓延得到遏制
南非政府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全国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人数增加了30万,使目前接受治疗的患者总数达到了170万。为遏制艾滋病蔓延,南非成立了由副总统领导的国家艾滋病委员会,成员包括全社会19个部门,负责协调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行动,从而有效整合了资源,最大程度地分享信息,提高了预防效果。南非还在全社会开展艾滋病排查活动,动员不同的人群主动接受血液检测,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切断传染源。另外,还在全国开展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活动,纠正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为艾滋病患者争取应有的社会地位。